阳光保险“难脱险”:6.95亿股权冻结“疑云”未消,业绩分化压力加剧

小微 2024年12月17日 阅读:45443

阳光保险“难脱险”:6.95亿股权冻结“疑云”未消,业绩分化压力加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阳光保险(HK:06963)自2019年上市以来,曾一度被视为中国新兴保险公司的代表,凭借其稳步增长的保费收入和出色的盈利表现,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近年来,这家曾经令人期待的公司却陷入了业绩分化、股价低迷的困境。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前三季度,阳光人寿与阳光财险的业绩表现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财险业务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大幅下滑。同时,公司近些年股价长期低迷,主力资金频繁流出,频受投资者关注。

与此同时,今年9月4日,阳光保险6.95亿元股权间接被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为深圳市霖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霖峰投资控股”),虽然该项信息在之后进行了更新,但这次股权冻结风波还是让不少投资者惊出一身“冷汗”。

股权冻结“疑云”惹关注

天眼查显示,在阳光保险历史风险的股权冻结情况一栏中,就在今年9月4日,霖峰投资控股持有的6.95亿元股权、其它投资权益被冻结,其中股权被执行的企业为阳光保险,冻结期限自2024年9月4日至2027年9月3日,执行法院为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

证券之星注意到,阳光保险的股东结构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尤其是一些“低调股东”的动向。

霖峰投资控股并非阳光保险的普通股东。曾几何时,它一度是阳光保险的最大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达到10.36%。

然而,随着股东结构的调整,霖峰投资控股的持股比例逐渐下滑。即使在阳光保险上市前,它的持股比例仍保持在接近10%的位置,曾经成为了影响公司决策的重要一方。

更为重要的是,霖峰投资控股此次股权冻结事件并非孤立,而是与公司股东背景的变化密切相关。2011年,现代城投控将其所持大部分股权转让至霖峰投资控股,使得后者成为阳光保险的最大单一股东。此后,霖峰投资控股通过一系列股权增资操作,牢牢占据了阳光保险的控制权。然而,随着股东结构的变化,霖峰投资控股逐渐淡出,且其在阳光保险的持股比例在上市前大幅缩水,仅剩约1%。

如今,霖峰投资控股不久前遭遇的股权被冻结,虽然目前已经变更为“历史风险”,但也难免引发市场对阳光保险股东结构及其稳定性的质疑。

毕竟,股权冻结事件不仅突显了股东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也使得阳光保险的股东背景和资本运作进一步复杂化。这一切,都在无形中加剧了市场对阳光保险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业绩下滑恐加剧财险业务困境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阳光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09.18亿元,同比增长17.38%;净利润53.17亿元,同比大幅增加53.85%。同期,阳光财险的保险业务收入为364.97亿元,同比增长8.94%;净利润达9.01亿元,同比下降21.03%。

可以看到,尽管阳光人寿在保费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实现了较为可喜的增长,但阳光财险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阳光财险的保费收入虽然有8.94%的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了21.03%的大幅下滑。这一分化的业绩表现,使得阳光保险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

在当下保险行业竞争环境的大背景下,阳光财险的困境主要源自其面临的两大压力:首先是承保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在综合成本率上升的情况下。数据显示,阳光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已经超过100%,意味着其承保业务的支出已经大于收入,出现了承保亏损。

其次,阳光财险在赔付方面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由于自然灾害频发,阳光财险的赔付支出大幅上升,进一步侵蚀了其盈利空间。

此外,净资产收益率的下滑也对阳光财险的盈利能力构成了压力。从2024年三季度的数据来看,阳光财险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分别为5.44%和1.6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分别为2.43个百分点和0.54个百分点。这表明阳光财险的资产盈利能力在减弱。

股价低位震荡消磨市场信心

阳光保险的股价表现可以说是其近年来最为直接的“晴雨表”。自公司于2022年在香港上市以来,阳光保险的股价一直未能表现出应有的增长潜力。

上市初期,阳光保险股价一度破发,之后在短短几天内便跌破发行价5.83港元/股,并且长期在低位徘徊。

证券之星注意到,截至12月16日收盘,阳光保险的股价已经跌至2.75港元/股,较IPO发行价下跌超过50%。长期低迷的股价,不仅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市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消磨着市场和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股价下跌对公司内部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产生了负面影响。阳光保险早在2016年便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向核心骨干员工发放股票。然而,随着股价的持续下滑,这些员工持有的股票的市值大幅缩水,许多员工面临着巨额账面亏损。这种情况无疑可能加剧公司内部士气的低落,进而影响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和长期发展。

从整体来看,阳光保险的股价低迷不仅仅是市场短期情绪的反映,更是公司在经营战略和市场表现上出现问题的体现。股东结构的复杂性、财务表现的分化以及股价的低迷,都让阳光保险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