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品牌价值2521.39亿元

小微 2025年06月19日 阅读:32686

长虹品牌价值2521.39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月18日,第22届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举行,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现场发布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长虹控股集团以2521.39亿元品牌价值荣列第35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管理专家齐聚大会,围绕“人工智能革命背景下的全球品牌战略与数字供应链管理”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并与现场600余位企业家、经理人展开互动研讨。

  双轮驱动 打造技术创新硬核引擎

长虹品牌价值2521.39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新始终是驱动长虹发展的核心引擎。2024年以来,长虹控股集团坚持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双轮驱动,在智慧家居、数字产业、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绿色能源、特种装备等产业领域,大力实施智改数转和AI+行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一些突破性、首创性成果,助力企业呈现良好发展新气象。2024年长虹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

  自主创新方面,长虹构建“人才+平台+机制”创新模式,积极引育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优化激励机制,培育出23家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包括突破了高速背板连接器/线模组、AI工业视觉检测等行业难题,自建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千行百业。

  协同创新方面,长虹深度参与推动“产学研用”,积极与一流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如FLASH 放疗设备、量子动态绝对重力仪、“云帆”生成式大模型等重大项目取得关键技术突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最高奖等。

  夯实根基 智改数转锻造产业韧性

  制造是长虹的“根”。长虹持续强化精益制造,在夯实基础制造与升级智能制造中,注重科技赋能,加速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更新、高品质高效率产线升级、持续加强柔性化工厂建设,同时在供应链、质量等关键环节上进行强力把控,实现年生产大家电近4000万台(套)、冰箱压缩机8500万台、各类芯片物联模组1.4亿片、精密器件8.1亿件等,不仅让长虹具备了全体系、大规模、高质量的制造能力,也支撑了作为四川省最大数字经济企业释放在制造业中的巨大潜能。

  在基础制造方面,已建成西部领先的模具研制、注塑、压铸、冲压、表面装饰、芯片封测、模组集成等,具有从器件、零件、部件制造到整机装配的一体化制造能力。在智能制造方面,目前65个制造工厂,正在加速推进智能化改造升级,积极打造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五化”工厂。

  推进AI+ 赋能产品、制造和运营

  2024年以来,集团强化“AI+”驱动全产业链,以“AI+制造”“AI+产品”“AI+运营”三维抓手,推动全产业链智能化变革,构建行业领先的AI智能生态体系。

  其中“AI+制造”打造了六大场景解决方案,将 “智能制造”从概念变为可触摸的工业实景。在长虹智能工厂的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如精密舞者,演绎着的AI赋能制造的极致效率。长虹华丰科技的5G+AI工业视觉检测系统以99.98%的良品识别率,让瑕疵无所遁形;智慧显示制造工厂成为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用 100%数控化率定义 “中国精度”。

  而“AI+产品”以“云帆”大模型为核心基座,让长虹美菱冰箱实现“保鲜预判”,美菱洗衣机“蓝氧如手洗”效果媲美手洗,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创新,让家电实现从“功能使用”到“智能体”的跨越。另外,长虹爱联科技的AI电力模组赋能国网电力智能化建设、长虹AI高速背板连接器服务中国电信通讯,等等这些长虹数字产品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在“AI+运营”方面,集团内部强化数据要素,释放数据价值,数据和AI双向赋能,打造数字管理中心,依托虹犀AI中台,在自动化生产、供应链风险评估、缩短决策周期等全链管理中,从“经验运营”到“智能运营”,实现可感知、可响应、可行动,重构企业数字化生产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3+1+N” 核心产业与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围绕“3+1+N”产业发展格局,长虹持续做强核心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目前,智慧家居产业、数字产业、特种装备等核心产业。智慧家居产业聚焦智能家电、核心部件及一体化整机制造,持续打造为消费者提供“科技长虹 创造美好生活”应用新体验;数字产业以信息与通信技术综合服务为支撑,覆盖数字通信产品/系统及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校园;特种装备产业布局航空与轨道交通电源,服务C919大飞机和CR450新型中国高铁动车组等,强化了高端装备实力。

  新兴产业由绿色新能源构筑第二增长曲线。绿色能源产业布局碱性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及资源再生领域,发力新能源赛道,成为全球碱电头部企业和中国锂电池特种领域头部企业,构建了从材料到电芯电池再到电源系统和锂电回收的完整产业链。在未来产业方面,长虹瞄准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正加速推进。

  同频共振 市值管理与品牌影响力提升

  2025年,长虹控股集团品牌价值达2521.39亿元,较2024年的2368.76亿元再创新高。这一数字也彰显了其在市值管理和品牌传播方面的协同成效。

  目前长虹控股集团下属有七家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长虹建立了市值管理制度,积极进行分红,同时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积极开展回购工作,并拟将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通过以上工作力争推动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持续优化,让长虹荣获新财富金牌董秘、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杰出董秘奖等重要奖项。

  在品牌管理方面,长虹建立了“纵向一体化+横向矩阵式”机制,建立CIS品牌体系,成立“品牌与质量管理委员会”,强化品牌授权与价值管理。在传播方面,长虹以“破圈传播”的思维激活品牌生命力,借势冰雪国际赛事合作与熊猫IP开发双线发力,持续培育品牌影响力。此外,一批又一批网络大V、视频博主、主流媒体、投资者、商业客户、青少年学生等,通过“走进长虹”,切身感受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变化,媒体也争相报道长虹发展的新气象。

【责任编辑:周靖杰】
    阅读下一篇: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