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小微 2024年09月25日 阅读:59998

第七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昆明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七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斌、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冯超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以“科技创新助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最新技术进展和热点问题,共同推动我国钢铁、焦化行业的绿色转型和技术革新。

  会议指出,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正处于关键期和攻坚期,钢铁、焦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肩负着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任,推动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对于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坚持积极稳妥推动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持续推动极致能效改造工程、积极应对碳市场做好低碳转型对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贺泓作了题为《碳中和前沿技术展望》的报告,他提出,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造成我国的高碳排,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碳捕集、利用和存储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托底技术。他强调,第二代低能耗CO2捕集技术、CO2加氢转化利用技术、CO2矿化利用技术等是未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侯立安作了题为《“双碳”视域下钢铁及焦化行业降碳减污的创新发展》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双碳”视域下钢铁及焦化行业的减污降碳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他指出,钢铁及焦化行业污染物的低碳绿色治理是实现“双碳”目标重要的环节,降碳与减污相结合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技术的协同创新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北京科技大学主任、教授朱荣作了题为《钢铁流程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报告,他提出了“USTB-CN”低碳技术路径,对钢铁行业长-短流程的极限降碳量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钢铁工业CO2的自我消纳是碳中和的需要,推动新型CO2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形成CO2-CO的“钢-化联产”模式,建立工业尾气-CO2回收-CO2消纳转化-CO2高质利用产业链条,深度融合CO2利用与电弧炉炼钢生产、不锈钢生产、高炉生产,助力钢铁行业“双碳”目标达成。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朱廷钰在题为《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挑战及思考》的报告中强调,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全面推动之际,“双碳目标”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生产工序的高能耗和超低排放引发碳增量造成行业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以协同降碳为导向,驱动超低排放技术升级是当前的迫切需求。超低排放技术优化、生产过程低碳冶炼降碳、生产结构优化、低碳生产技术和CO2捕集封存利用是钢铁行业减污降碳重要途径。未来钢铁行业减污降碳需要完成四个“全面”,即超低排放技术全面升级、污染物种类全面覆盖、减污降碳标准体系全面建设和CCUS与生产全面融合,实现钢铁行业的全面污碳减排。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魏伟作了题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与产业耦合协同降碳增效》的报告,他指出,我国工业部门对化石能源依赖度高,现有碳减排措施已近极限,属于典型的“难减行业”,需要新技术的介入。工业过程在彻底、完全的流程再造之前无法避免碳排放,CCUS技术将在工业部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碳中和必不可少的技术选择。各工业部门CCUS与工业过程的协同耦合至关重要,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有利于在达到减排目标的同时,延伸传统高碳工业过程的产业链,形成新兴增长点。工业部门应尽快部署相关战略和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降低未来风险。

  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作了《打造极具品牌价值的绿色钢铁产业链》报告,他提出,随着全球供应链碳足迹信息披露要求日趋严苛,推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中国钢铁工业正努力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他介绍到,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代表中国钢铁工业未来发展高度的现代化钢铁企业,集团聚焦核心工艺路径,强化技术和资源配置,共建全球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开展钢铁低碳路径创新实践。未来,河钢将充分释放区位调整后发优势,以低碳发展路线图为引领,实现绿色低碳的深度转型,持续提升产品的绿色低碳品牌价值。

  随后大会进行“第二届绿色钢铁科技创新青年奖”颁奖典礼,10位青年学者获奖,以表彰他们为推动钢铁、焦化行业烟气污染治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贺泓院士、杨斌副校长为获奖者颁奖。

  本届会议设置了CO2捕集、固定与利用技术、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焦化行业污染物超低排放及VOCs控制技术、高炉工序低碳冶炼技术、钢铁行业流程再造及工艺重构技术、钢铁行业氢冶金及规模化制氢技术、污染物控制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钢铁、焦化行业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钢铁、焦化行业极致能效及智能制造技术、短流程电炉烟气减污降碳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关键路径及政策、钢铁行业污碳排放清单及碳排放核算等12专题分会场和1个青年科学家论坛,来自全国院校、研究所和行业企业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学术专题聚焦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不同领域,共同推动我国钢铁、焦化行业的绿色转型和技术革新,助力钢铁、焦化行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

【责任编辑:刘佳】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