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期国债利率进入“1字头” 基金经理:10万亿资金或重新配置

小微 2024年12月03日 阅读:59796

十年期国债利率进入“1字头” 基金经理:10万亿资金或重新配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证综指在3300点横盘震荡之时,债市悄然回暖。

  12月2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98%,创2002年来新低,12月3日午盘,小幅回升至1.99%,继续坐稳“1字头”。

十年期国债利率进入“1字头” 基金经理:10万亿资金或重新配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开年至9月24日,债市走出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10年期国债屡次逼近2%关口,但也未曾向下突破。为何偏偏是在股市并不疲软的当下,跌破2%?债市的“疯牛”能够持续多久?

  多家受访公募表示,上周五两则同业存款的自律倡议,是长端利率下调的主要推动力。叠加强降息预期、资产荒背景下,机构抢债在资金面推动了债牛。

  “央行出台的这套存款自律机制,核心目的是为了保住的净息差,而长端像这样跟着下行的话,其实就违背了保净息差的核心诉求,所以央行有可能会干预这个曲线。”一位固收基金经理向记者分析,央行或出手干预,投资在短期内需保持冷静。

  两则同业存款自律文件推动“债牛”

  股市上涨势头还在,债券基金却也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股债跷跷板”再一次失效。

  12月2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98%,创下2002年以来的新低。12月3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虽然小幅上涨,但午盘收益率在1.99%,但仍然坐稳“1字头”。

  针对最近两个交易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跌破2%,多家受访公募向记者分析,上周五(11月29日)两则同业存款自律倡议,是长端利率下调的主要推力。

  11月29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两项自律倡议,要求将非银同业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并要求银行在同对公客户签署的存款服务协议中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于12月1日起生效。

  万家基金分析,两项自律倡议有助于推动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下降和对公存款利率下降,有利于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和融资成本的降低。对此,存单利率和整体债市利率均反应积极,特别是存单利率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下行。

  华东一位固收基金经理向记者具体解释,自律倡议中提到两点,一是,银行高利率的活期存款将要被制止,这个倡议其实市场上已经有了相关预期;二是,定存的提前支取将要变成有条件的提前支取,这是超市场预期的倡议。

  “之前去投资定存的时候,大部分是无条件提前支取,比如我们去提前支取这笔存款,会写明”利率不变“,也就是这类定存在之前都是属于流动性不受限的资产,但是现在调整为有条件支取后,就会变成流动性受限资产。而货币基金和现金管理类理财的流动性受限资产比例大多是10%,这意味着后续货基和大多数现金管理类理财参与投资定存的意愿会变弱。”

  据该基金经理所在团队摸排,受定存提前支取影响的资金规模预计会有10万亿左右,也就是意味着可能会有10万亿的这种资产需要去重新配置。所以周一开盘的时候,同业存单这类短端资产遭到哄抢,存单的利率一下子下到了1.7%,而短端的下行自然会带动长端进一步的下行。

  另一个因素就是机构抢跑。“因为从中长期逻辑来看,明年国内大概率还是要降息的,只要这种预期存在,现在的利率中枢肯定是会下移的,所以部分机构会有提前抢跑的想法。”上述基金经理分析。

  除此之外,万家基金分析,11月29日,央行公告净买入国债2000亿,开展8000亿买断式逆回购,展现了积极的货币政策立场,也对债市构成重要支撑。

  对于近期的股债同涨,富国基金分析,资金面成为短期内核心的定价推手。股市方面,市场预期修复,对于政策预期、资金面预期、修复预期等各方面预期均偏强;债市方面,基本面修复是需要时间的,当前或还处于宽货币走向宽信用的过程中,支撑债市在现阶段走强。

  30年期国债ETF收益已超16%,“跨年行情”还会上演吗?

  国债利率的下行,意味着债券价格上涨、债基收益升高。开年以来,尽管央行多次喊话,长债利率过低隐含风险,甚至下场借债,但中长债收益率频频触及历史低位,债基涨幅较大。

  其实,就算是924行情以来,股市大涨,但债市受伤并不算多。并且在12月2日大涨后,也迅速收复了失地。

  数据显示,全市场共有19只债券ETF,9月24日至12月1日区间,除两只30年期国债ETF区间下跌1.32%、1.06%以外,其余17只均录得正值,平均涨幅为1.22%。具体到更能反映债市的中长债基,全市场2040只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区间收益(9月24-1月201)为0.38%。

  以30年期国债ETF(511090.SH)为例,9月24日至12月1日净值下跌了1.32%,12月2日单日涨0.79%,已收回924以来半数以上的失地。尽管9月24日后有明显跌幅,但叠加此前的大涨,30年期国债ETF的年内涨幅已达16.12%。

  具体到全市场2040只中长期纯债基金,2024年以来的平均收益为3.66%。其中,12月2日,全市场中长期纯债的平均涨幅0.16%,15只中长期纯债基金的收益率涨超0.5%,12月3日,中长期纯债出现回调,559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下跌,占该类别的27%,但该类别平均收益仍有0.029%。

  临近年底,通常债市都会在资金驱动下,有一轮上涨,俗称“跨年行情”。而12月2日债市暴涨,12月3日又部分回调,今年的“跨年行情”还会上演吗,拉长到明年,债市又如何?

  鑫元基金认为,展望来看,924新政更多的是政策态度的转向,而并非政策思路的转向。下一个重要的观察节点是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果政策思路依然是投资导向,明年国内信用周期的持续性驱动还是比较困难,长周期债市依然是看多。

  不过,华东一位固收基金经理提醒,短期需要冷静,长端利率大幅下行,央行或出手挽局。

  “央行(上周五)出台的这套存款自律机制,核心目的是为了保住银行的净息差,而长端这样跟着下行的话,其实就违背了保净息差的核心诉求,所以央行有可能会干预这个曲线。”

  上述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活期存款和定存的倡导出台,意味着短期内、特别是跨年之前银行负债端的压力会提升,可能整个资金市场的摩擦会加大。

  “同时,短期内的降息预期并不高(当前稳汇率的需求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对市场要有一定敬畏,短期建议冷静一些。”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