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5G基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突破410万个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2019年6月6日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以来,中国持续推进5G“建、用、研”协同发展,实现了网络基础设施全球领先、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5G基站成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国内5G网络建设持续推进。
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突破410万个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突破410万个,5G网络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了“乡乡通5G”。5G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图片来源:工信部
5G基站行业概述
5G基站是专门提供5G网络服务的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负责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的基站,具备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等特点。
5G基站主要分为宏基站和小基站。宏基站通常架设在铁塔上,体型大、承载用户数量多、覆盖面极广;小基站则根据覆盖范围大小分为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等。5G基站的建设组网多采用混合分层网络,以保证网络的易管理、可扩展和高可靠性。同时,由于5G网络的基站密度将更高,因此需要在城市、乡村等各个区域进行广泛部署。
就产业链来看,5G基站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网络规划设计以及核心设备与器件;产业链中游为5G基站建设主要环节,包括宏基站、小基站等基站主设备建设以及其他基站配套工程建设;产业链下游为网络优化与运营和终端配件、物联网等终端应用。
5G基站的建设为各种5G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持,包括远程医疗、工业控制、远程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5G基站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未来,5G基站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益。
“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都陆续印发了5G基站产业相关政策,5G基站产业发展相关规划主要为2021年集中发布的“十四五”相关规划和《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战略规划。2024年,工信部等十二部门发布《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明确了5G应用发展目标。到2027年底,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8个,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超1亿,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近年来,中国5G网络能力持续增强,覆盖广度深度持续拓展,5G基站加速建设。截至202410月末,5G基站总数达414.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6.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2.8%,占比较上年末提高3.7个百分点。
京津冀地区5G建设和应用领先。截至10月末,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5G基站分别达到182.4万、93.3万、112万、26.4万个,占本地区移动电话基站总数的比重分别为33.7%、34%、30.3%、33.6%;5G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4.35亿、2.35亿、2.59亿、0.67亿户,占本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5.9%、56.1%、55.1%、54.1%。截至10月末,京津冀、长三角地区5G基站分别达到38.3万、79.7万个,占本地区移动电话基站总数的比重分别为35.9%、33.8%;5G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0.86亿、1.79亿户,占本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6.6%、55%。
想要了解更多5G基站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