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破7.32、美联储降息预期砍半、债券ETF规模年内翻倍 | 债圈大家说12.19

小微 2024年12月20日 阅读:55250

离岸人民币破7.32、美联储降息预期砍半、债券ETF规模年内翻倍 | 债圈大家说12.19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离岸人民币破7.32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中国新闻网 “三里河”

  无论是从资金底气还是政策工具的角度,中国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是绝对的“大玩家”,人民币完全有淡定的资本,领教过央行本事的外资现在明白一个道理,不断加注人民币单边走势一定会吃亏肉疼。影响人民币未来走向的因素很多,有中国自身经济表现,也有各种外部环境变化,切勿用单边的思维来看待汇率的走势,树立风险中性意识,记住淡定的人民币才不会对所谓的点位“大惊小怪”。

  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董德志

  若剔除贸易战冲击,目前0.05-0.1人民币/美元的汇率空间对应20-40BP中美息差。若美联储明年降息50BP,则指向息差空间约65-85BP。换言之,在贸易战开启前,汇率/中美息差并非降息主要约束上半年“以我为主”,延续今年四季度以来宽松节奏,降息约20-25BP。下半年,若美对我大幅加征关税,汇率将显著承压。贸易战第一阶段开始后,央行退出干预,而第二阶段出现明显干预美联储第一阶段处于加息周期,第二阶段进入暂停和降息周期。乐观情形:央行在干预中逐步提高汇率容忍度,参考第二阶段人民币超调约0.25人民币/美元(点位比比例更重要)。

  大固收组长,固收首席覃汉

  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或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但不至于形成一致贬值预期,加之央行对汇率变化仍有较强兜底能力,我们或看到人民币汇率在可控范围内小幅贬值以应对潜在外需不利因素。

  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

  综合考虑国际收支平衡和应对外围压力,我们认为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汇率或可适度贬值。下一位置可能是7.3-7.35,不影响利率。

  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及全球市场研究部联席主管苏博文

  中国央行放任人民币大幅贬值并不是一个好的政策,因为目前中国宏观环境仍存在挑战,允许人民币大幅贬值的风险在于资本外逃,并进入一个预期自我实现的过程。

  瑞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央行或允许人民币对美元贬值5%-8%,以部分缓冲美国加征关税的外部冲击。我们认为政府会密切管理人民币贬值的步伐和幅度,但不会主动利用汇率贬值作为宏观工具。

  2、美联储降息预期砍半

  首席经济学家芦哲

  12月FOMC会议表态鹰派,市场交易强美元。FOMC如期降息25bps,9月以来已累计降息100bps至[4.25, 4.5]%。点阵图指引2025-26年各2次降息,SEP中美联储将2025年核心PCE预期从2.2%上调至2.5%,美联储开始为特朗普移民、关税、减税政策给通胀带来的上行风险做评估。我们预期紧缩预期短期到达极致,2025年美联储货政或先松后紧,3、6月各25bps降息,警惕2025H2不降息风险。当前4.5%的10年美债利率、2600以下为黄金具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

  首席经济学家易峘

  往前看,维持此前观点,联储2025年将放缓降息节奏,特朗普政策或是影响联储降息路径的主要因素。联储大选后美国经济维持较强韧性,亚特兰大联储GDP Now指示四季度增速维持在3%左右。12月较为鹰派的指引,叠加鲍威尔放缓降息的表态,我们认为1月会议大概率将暂停降息,以观察特朗普政策及其潜在影响。基准情形下,特朗普关税等政策可能推高2025年下半年通胀,制约联储降息节奏,我们预计联储2025年上半年降息2次,下半年停止降息。考虑到近期美国增长动能维持韧性,若特朗普政策导致通胀回升时点更早或幅度更大,不排除2025年降息幅度不到2次的可能性。

  国盛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但暗示后续降息节奏将明显放缓,整体基调偏鹰派。会议过后,市场降息预期大幅下调,目前市场预期2025年只降息1次,已低于本次点阵图显示的2次。我们认为,当前市场的降息预期已接近触底,若后续经济和通胀数据表现并未明显超预期,反而存在上调的可能性,因此资产价格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可能有限。

  研究部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刘刚

  未来的降息时点和路径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自然的经济路径。二是特朗普政策的影响。降息本质的目标是把融资成本降至投资回报率以下,以推动私人信用周期重启。基准情形下,我们测算降至3.5%左右(即对应再度降50-75bp)是合适的。对资产有何影响?反着做,反着想;美债冲高提供交易空间,美股回调后可再介入。美债利率底部抬升,低点已过,但4.5%以上可提供交易机会。结合最新的中性利率,我们测算,长端美债的合理中枢为3.9-4.1%。

  3、债券ETF规模年内翻倍

  固收首席分析师姜珮珊

  2024年以来,低利率环境下的债券ETF份额迎来较快增长。债券ETF本身具备费率低、交易便利等优势,在收益率中枢下移等引发风险偏好变化、债券ETF业绩强于主动型债基引起基金偏好变化、市场增强流动性的各项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债券ETF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今年以来表现来看,利率债类ETF收益较强但波动较大、信用债类ETF注重流动性具有更低的波动、可转债类ETF成交额与基金份额快速上升。后续需重点关注利率债类ETF的波动性与跟踪偏离度、信用债类ETF的资产配置与流动性增强、可转债类ETF的增量资金流入情况。

  固收研究资深分析师唐元懋

  资本新规带动下,被动债基规模迎来快速增长。债券ETF目前仍由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纯债类ETF分布矩阵:利率类偏中长端为主,信用类偏短端为主。主动债基超额空间压缩下,债券ETF的成本优势价值逐步凸显。自18年以来至24年11月,尽管中长债基整体的年化收益仍领先20-25bp,但是其相对ETF组合的累计年化超额收益中枢逐级下降,本质是由于近年来债券市场的诸多变化使得主动管理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趋于弱化。在超额获取难度显著上升的当下,债基ETF每年15-20bp成本优势的价值也在逐步显现。

  法询金融固收组

  间有一个说法,公募基金是债市的“金丝雀”,市场往往能够通过公募基金的操作来判断未来变动。即使是从全球资产管理发展史来看,公募基金的指数化、工具化也是大势所趋。未来债券基金最重要的方向,可能不是主动管理,而是指数类产品。摆在国内基金公司面前的,其实是一座还没有被开发的金矿,那就是债券ETF,这是公募基金还没有被开发的蓝海。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