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每卖一辆亏173 元 标榜传播科技但前三季度研发费未过亿

小微 2024年12月25日 阅读:36788

小牛电动每卖一辆亏173 元 标榜传播科技但前三季度研发费未过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小牛电动每卖一辆亏173 元 标榜传播科技但前三季度研发费未过亿)

记者丨王杰仁

小牛电动每卖一辆亏173 元 标榜传播科技但前三季度研发费未过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实习生丨陈飞

出品丨鳌头财经

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两大新贵“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今年前三季度,九号公司赚近10亿元,而小牛电动(NIU.O)亏损过亿。

前9个月,九号公司两轮电动车(以下简称“九号电动车”)销量为213.47万台,同比增长86.08%。小牛电动销量为69.77万辆,不到九号电动车销量的三分之一。

销量曾经碾压九号电动的小牛电动,已被甩开几条街。

2022年以来,小牛电动持续亏损。降价换量,前三季度,公司每卖一辆亏约173元。

小牛电动标榜传播科技,但在今年前9个月,研发投入不到亿元。

近两个月,小牛电动股价下跌了近50%,市值仅剩1.37亿美元。

头顶“两轮特斯拉”“电动车界爱马仕”光环的小牛电动,牛气不再。

以价换量仍遭九号碾压

曾经领先的小牛电动,已被九号电动远远地抛在身后。

今年第三季度,小牛电动销量为31.24万辆,同比增长17.48%。其中,国内市场、国际市场销量分别为25.91万辆、5.33万辆,同比增长12.43%、50.31%。

与自身相比,小牛电动销量表现较为出色。但与九号电动相比,就差远了。第三季度,九号电动销量为93.76万辆,同比增长53.70%。

今年一、二季度,小牛电动的销量分别为12.91万辆、25.62万辆,同比增长36.8%、20.8%。其中,国内市场销量分别为11.01万辆、20.76万辆,同比增长35.1%、16.2%;国际市场销量分别为1.90万辆、4.86万辆,同比增长47.6%、45.4%。

今年前三季度,小牛电动销量合计为69.77万辆,同比增长21.91%。

同期,九号电动的销量为213.47万辆,同比增长86.08%。小牛电动的销量不及九号电动的三分之一,已经远远落后九号电动。

要知道,三年前,小牛电动的销量还是于九号电动的。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九号电动销量约42万辆,小牛电动的销量为103.79万辆,是九号电动的2倍多。一年后的2022年,九号电动销量接近翻倍,达到82.62辆,而小牛电动则下降至83.16万辆,但仍然领先。

2023年,九号电动实现了完美超越,销量达到147.15万辆,小牛电动的销量继续萎缩,只有70.98万辆。九号电动的销量是小牛电动的2倍有余。

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小牛电动的销量与九号电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小牛电动采取了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今年第二季度,公司每辆电动车的收入为3503元,较去年同期的3577元下降74元。第三季度,小牛电动在中国市场每辆电动车的收入为3078元,同比下降7元;国际市场每辆电动车收入2444元,较去年同期的3430元下降986元,降幅达28.75%,实实在在“低价抢市场”。

曾经的领先者小牛电动为何成了落后者?

有分析人士认为,小牛电动在三个方面出现了失误,导致错失发展良机。第一,2022年,行业竞争关键期,小牛电动却忙着做自游家NV新能源汽车,导致电动自行车业务;第二,过分追逐高端,对主流市场开拓乏力;第三,激进的提价策略,2022年初,小牛电动全系锂电产品调价,单车涨幅200元-1000元,以致丢失了部分客户。

连续亏损市值仅1.39亿美元

以价换量的小牛电动,虽然销量增长了,但陷入了亏损困境。

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之下,小牛电动的综合毛利率明显下降。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0.82%,2023年前三季度为22.08%。今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6.07%,同比下降6.01个百分点,这是小牛电动自2019年同期以来,首次低于20%。

小牛电动的销售费用明显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为3.53亿元,同比增加0.48亿元,增幅约为15.74%。

毛利率下降、费用增长,小牛陷入了亏损。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4.69亿元,同比增长13.62%,但净利润为亏损1.21亿元。其中,一、二、三季度,亏损额分别为6103.48万元、2390.23万元、4094.65万元。

如果以销量来测算,今年一、二、三季度,公司每一辆车就亏损约473元、93元、131元。整体而言,前三季度,公司每卖一辆车即亏损约173元。

2018年10月25日,小牛电动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当年,营业收入14.78亿元,净亏损3.49亿元。2019年、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76亿元、24.44亿元,同比增长40.50%、17.73%;净利润分别为1.90亿元、1.63亿元,虽然扭亏为盈,但出现了波动。

2021年是小牛电动的高光时刻。不仅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且业绩创了新高。当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7.05亿元、2.26亿元,同比增长51.56%、33.90%。

从2022年开始,小牛电动盈转亏。2022年、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69亿元、26.52亿元,同比下降14.47%、16.31%;净利润分别为-0.49亿元、-2.72亿元,同比下降121.90%、449.58%,连续2年亏损。

加上今年前三季度,不到3年,小牛电动合计亏损4.42亿元。

以价换量,小牛电动虽然实现了销量增长,但牺牲了利润,而且,今年再冲百万辆目标仍然存在挑战。

二级市场上,小牛电动表现也欠佳。10月7日,公司股价高点为3.5美元/股,12月23日,股价约为1.76美元/股,区间跌幅接近50%,总市值仅1.37亿美元。

2021年2月16日,小牛电动的股价曾达到53.38美元/股,市值41亿美元。如今,市值蒸发了约96%。

声称传播科技研发费缩水

小牛电动自诞生之日起就收获了无数关注。胡依林、李一男联合创业,让市场充满期待。

1970年出生的李一男是受到华为任正非、百度李彦宏赏识的“天才少年”。他曾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27岁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常务副总裁,被认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30岁时,他离开华为、创办港湾网络,后被华为收购。随后,李一男又出任百度CTO、中国移动旗下12580的CEO。

胡依林的人生也富有传奇。1984年,胡依林出生于安徽农村,17岁时初中辍学,在网吧兼职并自学Frontpage、Photoshop以及黑客技术,24岁入职微软,随后辗转青蛙设计、UTLAB等公司。

2014年4月,胡依林带着项目计划书寻找投资时与李一男相识,二人一拍即合,创办小牛电动,成功颠覆了传统两轮电动车市场。

技术出身的创始人,使得小牛电动早期就被注入了科技基因,智能化优势让小牛电动成为行业的一匹黑马。2018年,成立仅4年的小牛电动就完成了赴美上市。

锂电化、智能化、年轻化,走高端路线,小牛电动一度被称为“两轮特斯拉”“电动车界爱马仕”。

“智能”标签加身,声称传播科技,技术创新应该是重中之重,但小牛电动的研发投入却在缩水。

2018年,小牛电动的研发投入达到0.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1%。2020年至2022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05亿元、1.35亿元、1.76亿元,占研发投入的4.31%、3.65%、5.57%。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为1.51亿元,2020年以来开始压减。

同行业公司中,2023年,九号公司研发投入6.16亿元 ,雅迪控股为13.15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小牛电动的研发投入为9148.8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71%。九号公司的研发投入为5.48亿元。2022年、2023年的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36亿元、1.15亿元。由此可见,公司研发投入已经两连降。

小牛电动的产品也有瑕疵。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小牛电动的投诉达3144条,投诉的核心内容是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创始人李一男、胡依林均已退出小牛电动董事会、管理层。

销量掉队、连续亏损,小牛电动该如何走出困境?回归主业,聚焦产品质量,强化技术创新,提升客户体验,让消费者感受到小牛电动“真的有点牛气”,或许,这是小牛电动的唯一出路。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