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行业的2025年:智能体、多模态、更普惠

小微 2025年01月02日 阅读:44964

AI大模型行业的2025年:智能体、多模态、更普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2024年,全球科技领域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AI)、量子计算、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成就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展望2025,科技发展将进一步呈现加速态势,同时也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需求更紧密地结合。未来一年,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关键节点,也将是技术从突破到成熟应用的加速时期。

其中人工智能行业更是全球关注的重点。那么在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将有什么趋势呢?

AI大模型行业的2025年:智能体、多模态、更普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能的趋势一:智能体风起云涌

第一个可能的趋势是智能体这种应用形态将风起云涌。在2024年,智能体已开始被各大科技公司重视起来。而到2025年,智能体或将迎来大发展。

在2025年ICT行业趋势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即将到来的2025年不仅是智能体的元年,也将是AI终端的元年。

OpenAI CEO奥特曼不久前也曾说:“我们会拥有越来越好的模型,但我认为下一个巨大突破来自智能体。”

这背后的驱动力在于基础大模型是由海量知识库组成的“大脑”,能按提问和任务给出相应地回答和操作,但仍有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大模型作为Copilot(助手),快思考、有广度但缺深度、欠精准;大模型回答的质量取决于提问的水平或对任务的精确描述;在共情方面,大模型在工程或医疗等领域未经实验或临床实践,书本知识难成感悟;对特定任务,基础大模型的大而全不仅大材小用且效率比较低。

而所谓AI智能体,实际上就是由AI驱动的软件工具,只需要给出最小的监督,它就可以执行多步骤任务。除了自然语言处理,AI智能体还可以做决策、解决问题、执行任务时与环境互动。智能体本身是一种可接受自然语言命令、可与场景互动并具有初步思维链的小程序,可拆分任务,具有记忆、规划、调用工具和执行行动的能力。不仅如此,智能体通过在行动中闭环长思考将大模型的知识转化为长期记忆甚至感悟,可独立于大模型执行特定任务。

在赋予了大模型“先验”的世界知识之后,AI正在学会感知、检索、分析、推理、规划、决策、执行,变成智能体。它能干活,陪伴和融入人类的场景之中。2025年,一些企业将会像培训员工一样构建智能体,让它们使用工具,在不同的应用和平台之间调用函数与功能,协助或独立完成任务。智能体之间还会协作,它们改写软件和服务。创造价值,AI就是智能体。

信息技术服务和咨询公司凯捷(Capgemini)发布的报告称,虽然目前只有约10%的企业已经开始使用AI智能体,但82%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智能体整合到工作流中。

可能的趋势二:多模态市场增长

第二个可能的趋势是多模态市场的增长。多模态是人类世界的本来样貌,AGI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朝向多模态的。技术将实现从文本、图像、视频,再到声、光、电,甚至分子、原子等各类模态,而且具备跨模态迁移的特性。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渐行渐近,大模型将走向多模态。当前,大模型正在向端侧转移,端侧大模型具有本地数据处理效率更高、节省云端服务器带宽和算力成本、对用户数据更好的隐私保护、开启更多交互新方式和新体验等独特优势,或将成为未来交互新入口。

同时,人工智能在数学推理、新药研发、材料发现、蛋白质合成等领域大显身手,“AI科学家”有望加速问世。随着数字交互引擎与GenAI等技术的加速融合,未来将打造更多超级数字场景,助力数实融合走向新高度。

因此在2025年,多模态AI或许将成为企业采用AI的主要驱动力。这种技术通过整合图像、视频、音频和文本等多种数据源,使AI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准确性从更广泛的上下文源中学习,提供更精确、定制化的输出,创造自然直观的体验。

谷歌相关报告预计,全球多模态AI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24亿美元,到2037年底达到989亿美元。

可能的趋势三:更加普惠便捷

第三个可能的趋势是更加普惠便捷。大模型天然是一个应用导向的技术,有两条大的发展曲线:一条曲线是能力上升,一条曲线是成本下降,带来技术能力快速地落地和应用。

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就是一个用更低的价格做出更好的产品、完成最大程度普惠的过程。

如芯片上晶体管密度在摩尔定律的指导下快速提升,但单位晶体管的制造成本却以更快的速度下降,这也才有了后来所有人都能用得起的电视、电脑、手机以及互联网。

在动辄百亿的资本开支面前,大模型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其规模效应需要尽早浮现,其商业化路径需要尽早清晰化。

关于AI普惠,国内的大厂已经开始行动。例如火山引擎旗下豆包视觉理解模型价格,每千tokens输入价格为3厘。据介绍,1元钱就可处理284张720P的图片,比行业价格便宜85%。

再如12月31日,阿里云宣布本年度第三轮大模型降价,通义千问视觉理解模型全线降价超80%。其中Qwen-VL-Plus直降81%,输入价格仅为0.0015元/千tokens,创下全网最低价格;更高性能的Qwen-VL-Max降至0.003元/千tokens,降幅高达85%。按照最新价格,1块钱可最多处理约600张720P图片,或1700张480P图片。

结语:人工智能行业迎来新起点

随着2025年的到来,人工智能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智能体的蓬勃发展、多模态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技术的普惠化,共同勾勒出一个更加智能、互联和个性化的世界。这些趋势不仅预示着技术的创新,也将深刻影响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社会结构。

智能体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AI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执行的转变。它们将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不仅提高效率,更在某些领域展现出超越人类的能力。多模态AI的发展,将使得大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响应复杂的查询,提供更加丰富和直观的交互体验。而技术的普惠化,则意味着更多的人和企业能够负担得起并利用AI技术,这将极大地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创新。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