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为何有底气说四季度能盈利?

小微 2025年05月26日 阅读:39340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为何有底气说四季度能盈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为何有底气说四季度能盈利?)

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总收入同比上升141.5%至158.1亿元,亏损规模有所收窄,为净亏损6.6亿元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为何有底气说四季度能盈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吕贡 

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XPEV.N,9868.HK)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业绩答卷。一季度,公司交付量同比激增330.8%至9.40万辆;季度总收入增至158.1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41.5%,其中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9.2%,达到143.7亿元。

或是受这一消息提振,2025年5月21日,小鹏汽车美股股价单日涨幅达13.00%,次日,该公司港股股价亦收涨5.80%。不过,这一涨势并未延续,此后一个交易日,小鹏汽车美股和港股股价均有所回落。

不容忽视的是,交付量与收入实现大涨的小鹏汽车,仍然面临盈利难题。数据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经营亏损、净亏损额分别录得10.4亿元和6.6亿元,亏损规模虽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但距离实现盈亏平衡还有一段距离。5月21日晚间,在Q1财报电话会议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再次提及公司的盈利预期,他表示,“公司有信心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事实上,在冲击盈利的路上,小鹏汽车需直面行业竞争加剧、成本优化压力、高端车型放量节奏把控,以及技术投入与盈利平衡等多重挑战。小鹏汽车能否在规模扩张与盈利突破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

小鹏汽车各季度利润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交付创新高后,定价策略要调整?

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以9.40万辆的汽车交付总量刷新单季记录,不仅较上年同期激增超7万辆,更在“蔚小理”阵营中脱颖而出,跃居新势力车企中销量第一的位置。

该季度,蔚来(NIO.N,9866.HK)交付新车4.21万辆,其中蔚来品牌交付2.73万辆新车;理想汽车(LI.O,2015.HK)的交付量总计为9.29万辆。同期,2024年汽车销量排在前列的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广汽埃安、零跑汽车等,2025年第一季度的汽车总交付量分别为5.46万辆、6.93万辆和8.76万辆。

业内分析认为,小鹏汽车销量反超离不开降价策略的实施。2025年3月,小鹏汽车推出的2025款小鹏G6、2025款小鹏G9两款新产品(共六款车型),分别以17.68万元至19.88万元、24.88万元至27.88万元的价格区间入市,较2024年上市的老款车型明显降价,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交付量。

但价格战的“双刃剑”效应逐渐显现。根据财报数据计算,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每辆车的平均销售收入已降至15.29万元,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25.39万元,减少超10万元,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16.03万元)亦呈下降趋势。

利润率上,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汽车毛利率提升至10.5%,同比、环比分别增加5.0和0.5个百分点,但从单辆车盈利来看(以汽车毛利计算),每辆车的平均毛利仅从上年同期的1.40万元微增至1.61万元,并未如交付量一般实现显著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小鹏汽车或开始尝试调整经营策略,不再一味“卷”价格。回顾小鹏汽车近期的新车上市情况,2024年下半年,小鹏MONA M03和小鹏P7+均采取品牌下沉策略,指导价分别在11.98万元至15.58万元、18.68万元至21.88万元之间;2025年3月,2025款小鹏G6、G9较老款调低了价格后上市,亦显现价格优势。时至2025年4月15日,2025款小鹏X9上市,打破了这一价格趋势,推出四款车型,售价区间为35.98万元至41.98万元。

何小鹏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2025年下半年,小鹏汽车计划交付多款新品,包含纯电及鲲鹏超级电动产品;并计划到2026年底,实现10万元至50万元价格带全覆盖,在各个主流的细分市场形成更完整的产品布局。

目前,业内对此持审慎观望态度。有分析指出,小鹏X9的定价策略是一种高端化试探,在价格敏感型市场中,维持原价需要极强的产品支撑力,后续经营中消费者是否买账,仍有待时间验证。

小鹏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财务业绩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造车新势力市场竞争激烈

据财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在成本方面承受了一定压力,其中,销售成本同比大幅攀升134.1%,达到133.5亿元;研发开支同比增加46.7%至19.8亿元;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亦较上年同期增长40.2%至19.5亿元。随着后续新品持续推出,小鹏汽车各项成本开支预计会进一步走高,这或会加大该公司冲击盈利的压力。

从最新交付数据来看,2025年4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50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73%,至此,小鹏汽车已连续第六个月的交付量超过3万辆,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增长势头。不过,其他新势力车企也在积极布局、持续发力,行业竞争态势愈发激烈。

2025年4月,蔚来共交付2.3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53.0%,旗下萤火虫品牌的智能电动高端小车于2025年4月底开启首批交付。同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39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31.6%,其中,理想L系列车型在各自细分市场表现出色,理想汽车已连续三个季度获得20万元以上SUV销量冠军,且在20万元至30万元、30万元至40万元、40万元至50万元中大型SUV市场均保持市占率第一。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零跑汽车、深蓝汽车等新势力车企2025年4月的汽车销量同比亦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分别增至3.15万辆、4.10万辆和2.01万辆。

此外,造车新势力阵营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演变。2025年5月22日晚间,小米新车YU7发布,定位豪华高性能SUV,价格尚未公布,预计将于7月正式上市。同日,深蓝S09官宣上市即交付,定位大六座SUV市场,售价区间为23.99万元至30.99万元。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各车企纷纷加速新品布局与市场拓展,小鹏汽车在冲击盈利的同时,还需在激烈竞争中巩固自身市场地位。

投时关键词:小鹏汽车(XPEV.N,9868.HK)|蔚来(NIO.N,9866.HK)|理想汽车(LI.O,2015.HK)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