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亏7.4亿美元卖了,喜马拉雅投资人举杯庆祝“流血逃亡”)
作者 | 雷教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导语:喜马拉雅净资产连续为负且超过百亿,四次冲击IPO未果。腾讯入局前,老股无人接盘。
6月10日,腾讯音乐公布了对喜马拉雅的收购。最先兴奋的是投资圈。
先是有投资人在朋友圈吐槽,“融了20亿,买了12.6亿,最早一轮投资人陪跑十年,亏惨了。”
紧接着,上海章和投资董事长高国垒表示恭喜,“祝贺余总,给投资人找到退出渠道,虽然估值不一定让所有投资人满意。创业不易,喜马拉雅FM是个很优秀的团队,加油!投资人也不容易,‘congrats to ……’。‘Thank you. Finally some liquidity’最近和投资人朋友聊天的模式。不少投资人,能有liquidity就额手称庆了。”
终于有流动性了!
这话让投资圈的朋友们难言悲喜啊。
虽然亏惨了,但起码有流动性了。更现实的是,喜马拉雅已经算是在线音频领域的头部项目了,这样的项目尚且难以退出,在互联网时代投资了大批模式创新的投资机构们,如今,真的不知道去哪找“退出”啊。
喜马拉雅,曾经的“独角兽”
喜马拉雅最火的时候,也是在双创之后了。
当时,笔者参与了不少喜马拉雅的活动,与其总裁余建军也有过接触。
当时的余总,还不太善于言谈。作为市场上出发不久的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在此后几年中,算是发展非常快的一家。
成立两年后,余建军拿到了首轮投资,投资方包括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和KPCB凯鹏华盈中国。
在此后的发展中,喜马拉雅独家提出PUGC生态战略,吸引了如罗振宇、郭德纲、王自健、郎咸平等6000位自媒体大咖投身音频微创业,并在实践过程中开发出了一条主播生态链,让采采、三刀等诸多草根主播通过平台孵化成为声音大咖,催生了粉丝经济。
这也使得喜马拉雅在此后,逐步成为赛道内的头部项目。
资本端,也是一路高歌。
2015年,喜马拉雅完成两轮融资,2016年,完成3轮融资。时间走到2018年的E融资时,投资人们更是趋之若鹜。
笔者分享一个小故事:
也正是这一年,喜马拉雅的投资人之一,证大集团创始人戴志康曾表示,喜马拉雅的估值已经达到200亿,“明年A股上市,正在做这样的准备。”
但同一年的时候,有消息称,喜马拉雅的上市地拟定为香港。其估值应该已经达到了40亿美元(按照当时的利率,约254.64亿元人民币)
但很显然,喜马拉雅并不买账,直接回应,上市事宜完全不属实。
此后,戴志康只好对外表示,“最终消息以公司为准”,可见当时喜马拉雅在资本面前还是有话语权的。(文章最后还有戴志康的瓜)
但自从2018年之后,喜马拉雅似乎陷入了某种困境――虽然在音频领域成为龙头,但赚不到钱,也难以打破增长瓶颈。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似乎不再热爱互联网平台,融资难度加剧。
直到2023年,喜马拉雅得到了一轮未披露规模的战略融资。自此以后,再无融资的好消息。而创业十年,喜马拉雅也才在这2023年,实现了首次盈利。但余建军还面临着更大的资金挑战。
投资人庆祝“流血大逃亡”
虽然2023年,喜马拉雅终于实现盈利,但却背负着高额的债务。
2023年喜马拉雅的总资产为42亿,但其总负债却高达144亿。从2021年到2022年,喜马拉雅的净资产连续为负,分别为-155亿和-138亿。
这个时间节点,余建军可能才真正地急于IPO了。但从这里开始的三年时间,喜马拉雅四次冲击IPO,均以失败告终,资本市场也不吃这一套了。
百亿债务压顶,IPO多次失利,喜马拉雅怎么办?
不管余建军如何考量,但喜马拉雅背后的投资人真的等不及了。他们急于找到一个退出的路径:想要上市,IPO多次失利;想卖老股,无人接盘!
根据喜马拉雅最近一次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主要投资方包括挚信资本(持股为9.94%),腾讯(持股为5.33%),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持股为4.1%),普华资本(持股为4.04%),小米(持股为3.38%),阅文集团(持股为3.05%),合鲸资本(实体持股为2.9%),嘉兴秀洲(持股为2.88%),创世伙伴资本(持股为2.11%)。
这意味着,此次腾讯音乐完成对喜马拉雅的收购后,这些投资人将完成一次资本“大逃亡”――虽然是流血逃亡,但起码逃出一部分残肢。
十年融了20亿美元,买了12.6亿美元,投资人能乐意吗?整体上看,还是乐意的,毕竟,还能收回一部分基金成本呢。
更逗乐的是,上海章和投资董事长高国垒的祝贺词。“祝贺余总,给投资人找到退出渠道,虽然估值不一定让所有投资人满意。创业不易,喜马拉雅FM是个很优秀的团队,加油 !投资人也不容易,‘congrats to ……’。‘Thank you. Finally some liquidity’最近和投资人朋友聊天的模式。不少投资人,能有liquidity就额手称庆了。”
没错,这个年头,有流动性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不过余总也不容易,路边听闻,2020年的时候,喜马拉雅曾经的重要股东戴志康(也就是上面提及喜马拉雅要上市那位)被逮捕。余建军通过银行贷款从戴志康手里接了许多老股,但为了还贷款,又低价卖出许多股份,导致自身亏了很多钱。
喜马拉雅长期不上市,余建军债务压力很大,喜马拉雅投资者也没办法退出,而此番卖身腾讯音乐至少给了喜马拉雅投资者退出的通道。
喜马拉雅卖给腾讯音乐的消息一出,腾讯股价马上上涨了,喜马拉雅投资人及背后的LP也能搞点流动性了。这对于当前的投资机构而言,已经是“喜事一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