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共享出行行业市场规模、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共享出行契合中国城市建设及居民出行需求,这种出行方式的核心在于共享经济,旨在提高交通工具及其相关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共享出行是指人们无需拥有车辆所有权,而是通过共享和合乘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车辆或其他交通工具的使用权,以完成出行需求的一种新兴交通方式。得益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向好、城镇化率持续提升、私家车数量持续增长等利好消息,共享出行市场或将迎来更多硕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共享出行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经济的出行方式,还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共享出行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共享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车辆制造与维护等,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共享出行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有助于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发展已成为共享出行行业的重要趋势。截至2023年,中国共享出行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2821亿元人民币,在整个出行行业中渗透率约为3.8%。
网约车是共享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网约车用户规模增长明显,较2022年12月增长9057万人,增长率达到20.7%。今年“五一”假期期间,网约车市场迎来强势复苏,各大网约车平台订单激增。据T3出行大数据,4月29日至5月3日,平台呼叫量峰值同比增长超179%,用户整体打车出行量较2023年春节期间增长159%。
随着嘀嗒出行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敲锣上市,中国共享出行行业第一股正式诞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共协助创造5460万个未利用汽车座位的运力,相当于中国小型私人乘用车座位总数的约4.5%。2023年,嘀嗒顺风车搭乘次数和交易总额分别为130.3百万次和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3%和41%。
招股书显示,2023年,嘀嗒顺风车的车主服务费率为9.7%,低于行业9.8%的平均水平;同时,嘀嗒顺风车车主佣金率高达89.7%,不仅高于网约车70.3%的平均水平,也高于顺风车行业89.5%的平均水平。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共享单车领域同样发展迅速,据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的统计数据,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服务全国超过 6 亿用户。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在全国超 410 个城市投放运营,总投放车辆数超过 1200 万辆;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在全国超过 700 个城市投放运营,总投放车辆数超过 800 万辆。美团、滴滴、哈啰等企业在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从需求分布格局来审视,共享出行的需求显著地聚焦于一线及二线城市,这些地区因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成为了共享出行服务的主要消费市场。相比之下,三线及以下城市虽然潜力巨大,但目前网约车等共享出行方式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这既反映了这些地区在交通出行服务上的待开发空间,也预示着未来市场增长的广阔潜力。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预计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网约车等共享出行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