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2024年上半年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约50万人次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国际邮轮复航加快,邮轮旅游热度走高。国际邮轮协会《2023年邮轮行业现状报告》显示,邮轮旅游市场恢复速度快于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复苏速度,且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预计2027年出海邮轮游客将达到3950万人次,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邮轮产业自2006年起步,经过10余年发展,到2019年旅客运输量已达221万人次,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市场。近来,国际邮轮纷纷奔赴中国市场,邮轮旅游热度走高。
上半年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约50万人次
今年上半年,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约50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一半以上,二季度邮轮旅客运输量较一季度环比增长近60%,预计邮轮运输市场将继续稳步恢复。
邮轮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呈现出勃勃生机。2023年11月4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标志着我国成为集齐造船业“三颗明珠”(航母、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国家。今年1月1日,“爱达·魔都号”成功开启商业首航。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邮轮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能够带动船舶修造、港口服务、船供产业、船上娱乐、岸上旅游、总部经济等的发展。
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作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邮轮已成为国际市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旅游载体。近来,国际邮轮纷纷奔赴中国市场,邮轮旅游热度走高。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出上海口岸的国际邮轮达201艘次,同比大幅增加,预计今年全年上海邮轮口岸出入境邮轮将超380艘次。
深圳海事局有关负责人说,自国际邮轮复航以来,深圳蛇口邮轮港共保障国际邮轮到港19艘次,接待国际邮轮旅客超1.9万人次。
根据中国旅游车船协会邮轮游船游艇分会发布的《中国邮轮游船游艇行业发展报告》,目前在华运营的邮轮企业90%以上均是外资,本土化邮轮企业发展市场占有率极低。所以提升本土高端邮轮市场占有率便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中国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霍福鹏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邮轮运营管理、装备制造、配套建设、旅游消费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从邮轮旅游市场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全产业链系统推进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在旅游消费方面,将鼓励企业创新,丰富邮轮旅游产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航线开发、旅游服务中,增强对全球旅客的吸引力。围绕银发经济等特色消费市场,为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提供更精准、更便利的旅游服务,提升邮轮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
报告根据邮轮旅游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邮轮旅游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邮轮旅游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邮轮旅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想要了解更多邮轮旅游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