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铸造行业发展现状、前景趋势研究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铸造行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汽车制造、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密铸造是用精密造型方法获得精准尺寸铸件工艺的总称。相较于传统铸造工艺,精密铸造产出的铸件尺寸更加精确,适用于高端制造业领域。精密铸造主要包括熔模铸造、陶瓷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其中熔模铸造是较为常用的精密铸造方式,也称失蜡铸造,可以获得高精度、复杂、接近零件最后形状的产品,可不加工或经很少加工后直接使用。
熔模铸造作为一种先进的精密铸造工艺,受下游市场驱动,产品产值呈现波动增长趋势。根据中国铸造协会数据,2021 年中国大陆的熔模铸造产值达 33.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5%。在熔模铸造的产品中,受益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燃气轮机等高附加值领域的产品,产值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铸造协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灰铸铁铸件产量增长至2255万吨;球墨铸铁产量增长至1595万吨,同比增长4.25%。2022年受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国灰铸铁件、球墨铸铁件的产量均有所下降。2022年我国灰铸铁件产量为2120万吨,球墨铸铁件产量为1490万吨。中国铸铁件行业整体上呈现分散的竞争态势,大量的中小企业占据市场,导致行业集中度不高。未来,我国铸铁件行业将朝着智能制造、绿色铸造、高端产品方向发展。
铸铁件行业主管部门主要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改委主要负责宏观经济的调控与管理,在铸铁件行业中发挥着关键的指导和监管作用。具体来说,发改委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牵头组织统一规划体系建设,并统筹衔接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在铸铁件行业,发改委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引导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发改委还负责监测和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为铸铁件行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目前,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分析
铸铁件是通过将铁水倒入预制的模具中,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工业、铁路、船舶、农业机械、建筑工程等领域。铸铁件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耐磨性和减震性,同时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众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铸铁件可根据其材质特性和生产工艺分为灰铸铁件、球墨铸铁件和可锻铸铁件。
近年来,我国政府推出许多相关政策促进铸铁件行业的发展,如《铸造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包括攻克装备制造业所需关键铸件的自主化制造、强化关键共性铸造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关键铸造装备制造水平等。攻克装备制造业所需关键铸件的自主化制造,这有助于铸铁件行业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实现自主创新。同时,强化关键共性铸造技术研究与应用,可以提升铸铁件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推动行业向高端化发展。提升关键铸造装备制造水平,有助于铸铁件行业引进更先进、更高效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推进智能制造的深度实施,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作为高温合金铸件的重要应用领域,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发展将对于高温合金铸件的市场需求起到最主要的推动作用,未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及国产化趋势加速,高温合金铸件面临着较大的需求增长空间。
近年来,随着军民融合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国家鼓励国内优势民营企业参与军品配套。在军民融合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具有相关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的民营企业陆续加入军工领域并参与到更多维度的产业链配套,将进一步推动精铸成型结构件行业内的良性市场竞争,精铸成型结构件行业技术水平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