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经济大省再被“点名”,什么信号?

小微 2024年08月01日 阅读:57318

关键时刻经济大省再被“点名”,什么信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经编辑 何小桃 刘艳美    

7月30日,随着青海公布上半年GDP数据,全国31省份经济半年报全部出炉。

其中,13个省份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3个省份GDP增速不及各自全年预期增速。为达到全年增长目标,需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奋起直追。

就在同一天,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上强调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并提及“要继续发挥好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这两年,高层会议多次提到“经济大省挑大梁”。这让“经济大省”的概念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关键词。

此次政治局会议也提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

 

这样的关键时刻,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传递了什么信号?

大省争先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很多省份之于国外,都是一个国家的体量。哪些省份算得上经济大省?

 

其实,“经济大省”并无统一标准,但从一些重要会议可看出端倪。

 

2022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

 

随后8月召开的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与会的共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一共六个省份。

 

这六省2023年GDP合计占中国经济总量的44.2%,是当之无愧的“顶梁柱”和“火车头”。

六省2023年经济表现 图片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这次会议还专门点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除了足见经济大省的重要性,还说明了经济大省有不同定位。

 

沿海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加上上海、福建,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来源地,以全国1/3的经济体量,创造了40%以上的财政收入,贡献了近80%的财政净上缴额。

 

内陆的河南、四川是国家战略腹地所在,也是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

 

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表现看,江苏、浙江、山东、四川高歌猛进,广东、河南则跑输大盘。

六个经济大省中,有两组省份间的对比一直颇受关注:一个是广东与江苏的争先,一个是河南与四川的排名胶着。

其中,又以粤苏之争最具代表性,这两省也是上半年唯二站上6万亿级体量的省份。

虽然广东已连续35年稳坐中国经济第一省,江苏则长期屈居第二。但今年以来,江苏GDP增速保持领先,而广东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仅增长3.9%。

 

广东的增速表现,较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不仅低于全国水平,也不及本省年初制定的5%的年度目标。反观江苏,上半年5.8%的增速同时超过年度目标及全国大盘0.8个百分点。

 

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此前解释,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有极端天气、雨涝灾害多发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也有去年同期较高基数的因素。但从两年平均增速看,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仍比一季度有所加快,经济总体平稳。

 

“广东经济运行平稳的基本面没有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力量正在积聚,经济发展质效逐步提升。” 杨新洪说。

稳住工业

 

从经济半年报看,经济大省绝大多数都完成了“挑大梁”的任务。

 

经济大省表现较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几乎都是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实现了较快增长。

 

梳理经济大省的数据,总体上都呈现出第二产业增速快于一、三产业,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其中,工业增长是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基础。

这在江苏表得尤其明显。今年上半年,江苏第二产业同比增长7.1%,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对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6.2%。

 

与此同时,江苏在外贸方面同样表现不俗。今年1-6月,江苏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8.5%,增幅较全国高2.4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7%。

 

由此可见,江苏的优秀,属于“内外兼修”。

 

但仔细看,其实今年上半年广东在工业和外贸的表现同样不差。

 

今年上半年,广东第二产业增速超全省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外贸表现同样出色,进出口同比增长13.8%,其中出口增长12.1%,进口增长17.1%。

 

可以说,广东充分展现了工业强省与外贸强省的底色。那么,造成粤苏分化的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广东同比-1.5%,江苏同比增长3.7%,双双低于全国3.9%的大盘。而粤苏两省工业投资分别为15.5%、14.6%,可以说都很给力。

 

问题出在房地产投资方面,广东-16.8%,江苏-9.5%。

 

显而易见的是,房地产行业对广东的拖累比江苏更大。

 

加码创新

 

面对“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占据中国经济近“半壁江山”的六个大省,如何直面挑战,稳住经济,挑起大梁?

从去年以来,最高层先后考察了广东、江苏、四川、浙江、山东。对经济大省的要求也颇多共性,背后体现的是对大局的全盘考量。

 

摆在首位的就是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最高层对五个经济大省的要求,都强调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强调坚守实体经济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州社科院副院长杨再高认为,虽然当下国际环境充满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机遇。各经济大省要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在国际经济深度调整中,抢占有利位置。

 

过去几年,经济大省山东饱受产业偏“重”的困扰,但经过了新旧动能转换,山东已经开始尝到甜头。

 

据《山东日报》报道,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增长点,2023年山东省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超过47%。

 

风口之上,山东选择加码,计划以实施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为主线,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全国前列,数字经济总量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0%。

 

同为经济大省的河南也不甘落后。尽管为国家肩负了重要的粮食生产任务,河南布局未来高新技术产业上也不遑多让。早在2022年便把5G、千兆宽带、数据中心等数字基建作为全省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

 

过去几年,河南对电子产业从0到1的培育,可圈可点。但产业结构单一以及随之导致的外贸结构单一的问题,也困扰着河南。

不仅河南,广东电子产业今年上半年增长17.6%,对工业和经济的拉动,可谓一柱擎天。

但江苏在电子产业增长13.8%的同时,汽车产业和铁路船舶制造业也分别增长了12.6%和11.8%。

这样的成绩也证明了,江苏对产业的“分散布局”“全面开花”,能更好地实现“多核驱动”。

六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产业的表述 图片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大省们已经意识到这点。六省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不约而同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强链补链作为发展重点。并强调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其中,未来产业多为六省同时新增。

 

与此同时,六省也充分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省情:

广东、江苏更注重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未来产业;山东更注重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布局;四川突出全面落实六大优势产业,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而浙江则为突出创新驱动和数字经济发展,培育龙头企业等。

 

提振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31个省份的经济半年报中,北京、上海、天津、海南、青海都出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负增长的情况,降幅分别为0.3%、2.3%、2.1%、6.2%、4.3%。

从全国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去年同期8.2%降至3.7%。消费市场仍然存在内需不足和预期不稳的问题。

 

具体到六个大省,虽然都保持了正增长,但人口1.2亿的广东,社消总额2.35万亿元,首次被人口8500万的江苏超过,江苏上半年社消总额2.42万亿元。

 

不久前,广东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指出,要坚持内外发力抓市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打造更多抓引流促消费的场景、产品和服务。此外,要更大力度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大力提升文旅消费,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不只是广东。近段时间以来,经济大省相继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促消费”正是其中重点议题之一。

 

比如江苏提到,深入挖掘服务消费“富矿”,加大农村优质商品供给,提升物流服务便捷性。全力抓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落地落实等。

 

山东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大力促进文旅消费。

 

四川也在促消费上着墨颇多,包括引导头部电商、商超、物流企业更大力度让利促销,激活城乡消费潜能;大力开展“熊猫走世界·美丽四川”推广活动,更好发挥文旅带动消费市场的作用;积极引导房地产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

 

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要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扩大有效投资。

 

全力冲刺下半年,经济大省们你追我赶、形成合力,扛起的就是大省对国家的担当。它们越稳,中国经济的“大梁”也就越坚实。

每日经济新闻|肖纯

编辑|何小桃 刘艳美 盖源源

校对|王月龙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