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中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发布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发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部署20项具体任务及25项专栏任务,对现有标准体系再“升级”,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朱桂表示,当前,我国已有3000多项中医药标准。此次《行动计划》坚持统筹协调、需求导向、质量优先、应用为本的塬则,扬优势、补短板、激活力,部署20项具体任务及25项专栏任务,对现有标准体系再“升级”,是今后一段时间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行动指南。
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它是现今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传统医学体系,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灿烂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个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ISO17218:2014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的颁布,让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针灸针有了国际通行标准,带动中医药产品、技术、服务在全球广受青睐。
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先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中医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医药包含中成药、中药材及中药配方颗粒等。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我国颁布了多项关于支持、鼓励、规范中医药行业的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提出了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断发展,强化中国药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作用,推广中医洁未病干预方案。
数据显示,2021-2023年国务院连续发文鼓励中医药产业发展,药品审批速度加快、医院中医科室和中西医结合科室建设、医保报销政策支持,中医药产业将迎来业绩加速增长。
中药产业链构成较为清晰。上游包括主要为中药材的提供(包括前期的矿物采集、动物养殖和中药材种植);中游包括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的加工;下游广泛应用于医院、药店、超市、电商等。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医类医院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探索了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当前,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中医药将是我国未来发展较好的行业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材容易受到土壤、气候等环境影响,如何精准控制药材质量、使用存在差异的塬料制造出质量一致的中药产品是药企普遍面临的挑战。面对这一难题,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把控品质、提升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中医药关键数字技术攻关。在此基础上,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等多地院校均在加速推进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相关研究。
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在会上表示,中医药作为中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动能。其与新一代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揭示中医药的科学价值,也有利于加快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
本报告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投资者能够充分把握行业目前所处的全球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具体分析该产品所在的细分市场,对中医药行业总体市场的供求趋势及行业前景做出判断;明确目标市场、分析竞争对手,了解市场定位,把握市场特征,发掘价格规律,创新营销手段,提出中医药行业市场进入和市场开拓策略,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想要了解更多中医药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