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北斗系统行业发展环境及未来前景战略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定位、导航、授时全球服务能力。今年,北斗规模应用将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关键阶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开展试点工作,以特色应用和创新研究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批北斗产业完善、应用成效突出的试点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显著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北斗系统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同比增长7.09%;其中,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到3751亿元,产业生态范围进一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驶入“高速路”,北斗作为重要新型基础设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奠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基石。近年来,一些城市依托北斗高精定位系统,实时监控城市基础设施,及时应急响应,助力管理者科学决策,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推进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北斗应用融入城市建设管理。
在农业领域,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安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作业监测、渔船定位捕捞等远程运维终端已经达到220万台/套,其中,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终端已达20万台/套。实现了跨企业农机作业数据整合,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收获和拖拉机作业的24小时动态监测。
目前,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加速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赋能各行各业提质升级,北斗应用的标配化、泛在化发展趋势业已形成。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总数量已接近2万家,从业人员近百万;在境内上市的业内相关企业(含新三板)总数为90家。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北斗系统的发展和应用,目前,国家推进“北斗+”融合创新与“+北斗”时空应用,这将有力地推动各领域智能化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在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实现北斗产业的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随着北斗应用的泛在化、嵌入化、隐形化、标配化和业务化发展,未来更多的市场需求将从对定位导航授时技术及综合位置服务的需要,逐渐转变为对时空信息采集与服务的需要,这将使北斗应用规模变得更加巨大,应用场景和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市场也将被重新定义。
《关于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指出,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结合当地北斗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特点和建设情况,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提升北斗渗透率,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级换代。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