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食糖行业基本情况、供需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食糖行业基本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全球范围来看,食糖作为大宗贸易商品,具有生产国集中、进口国分散的特点。全球主要生产国和地区包括巴西、印度、欧盟、泰国、中国、美国、墨西哥、俄罗斯、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等,其中前十位食糖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6%。
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五年来,我国糖产量约占全球的5.6%。食糖既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也是食品、饮料、制药、化工等120多个行业门类的基础原料。
食糖是以蔗糖为主要成分的可食用糖,是甘蔗或甜菜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食糖产业是指以甘蔗、甜菜等糖料作物为原料,通过加工制备成可食用糖(如白砂糖、红糖、冰糖等)的工业行业。这一产业不仅涵盖了糖料的种植、收割、提炼、加工等生产环节,还涉及到了糖产品的销售、贸易、仓储及物流等多个方面。
食糖包括白糖、红糖和冰糖,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甘蔗、甜菜等糖料的种植。我国是世界上用甘蔗制糖较早的国家,已有2000多年历史。目前糖料分布呈“南甘北甜”的布局,甘蔗糖与甜菜糖的产量比约为9:1。
从甘蔗产量来看,虽然南部各省份均有甘蔗种植,但广西、云南、广东这三省份占据了甘蔗产量的头三把交椅,合计甘蔗产量达全国产量的90%以上。甜菜北方各省份均有种植,以内蒙古和新疆两地为主,这两地的甜菜产量占全国产量比例达85%。
我国是世界上用甘蔗制糖较早的国家,已有2000多年历史。目前糖料分布呈“南甘北甜”的布局,甘蔗糖与甜菜糖的产量比约为9:1。
从甘蔗产量来看,虽然南部各省份均有甘蔗种植,但广西、云南、广东这三省份占据了甘蔗产量的头三把交椅,合计甘蔗产量达全国产量的90%以上。甜菜北方各省份均有种植,以内蒙古和新疆两地为主,这两地的甜菜产量占全国产量比例达85%。除了制糖,糖料蔗还能生产出更多产品,食糖的下游产业链应用于工业、食品、调味品等行业,形成糖业循环经济。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食糖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其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食糖市场供需形势复杂多变。一方面,全球糖市受厄尔尼诺现象等极端天气影响,部分产糖国产量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食糖消费量持续增加。这导致国内外食糖市场供需关系紧张,价格波动较大。
我国食糖消费呈现“以工业消费为主、居民消费为辅”的格局,用于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工业消费占比约为64%,剩余的为居民和餐饮行业等直接食用领域的食糖民用消费。近年来,我国食糖产量整体保持平稳发展,年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国内食糖消费量每年在1500万吨左右,缺口部分通过进口糖补充。
据中国糖业协会统计,截至5月底,2023/2024年度全国累计产糖99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99万吨,增幅11.03%;累计销售食糖65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34万吨,增幅5.46%;累计销糖率66.2%,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
未来食糖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一是产业链整合加速推进;二是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三是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深入贯彻到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四是国际化合作与竞争将进一步加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