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市场前景预测2024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毫米波雷达感知是一种通过电磁波进行感知的技术,通过分析接收到的目标回波特性,提取并发现目标的位置、形状、运动特性和运动轨迹。其作用类似于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伴随着汽车智能化转型的推进,中国ADAS市场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作为ADAS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智能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市场迎来快速发展。
毫米波雷达行业产业链分析
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射频前端组件(如MM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FPGA)、高频PCB板、微控制器(MCU)、天线及控制电路等硬件供应商。这些元器件是毫米波雷达的核心组成部分,决定了雷达的性能和成本。目前,上游元器件市场主要由国际企业主导,但国内企业也在加速追赶,实现了部分国产化。
中游环节:主体是毫米波雷达模块及整机方案企业。这些企业负责将上游的元器件进行整合和组装,形成完整的毫米波雷达产品。中游市场虽然仍由国际企业占据主要份额,但国内企业如经纬恒润、德赛西威等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逐渐提升市场竞争力。
下游环节:包括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无人机、智能家居等多个应用领域。毫米波雷达因其高精度、全天候工作等特点,在这些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为34.9%,而2023年上半年已提升至42.4%。
车载毫米波雷达是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的重要传感器之一,通过发射和接收毫米波信号,实现环境监测和车辆控制。中国市场乘用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1-6月,毫米波雷达搭载量达到937.92万颗,同比增长26.36%。随着ADAS的快速普及,未来汽车上毫米波雷达的搭载数量有望大幅增加。据行行查的数据显示,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6年达到约150亿元的规模。
毫米波雷达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国内外企业并存的局面。在国际市场上,德国博世、德国大陆等头部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在中国市场上,尽管国际Tier 1企业如博世、大陆等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内企业如行易道、安智杰、华域汽车、智波科技等也逐步崭露头角。国内企业正加大研发力度,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以应对国际竞争压力。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毫米波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毫米波频段的电磁波信号,能够精确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角度等状态信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全天候(除大雨天外)和抗干扰等优点。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毫米波雷达的探测精度、可靠性、抗干扰能力等性能将不断提升,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毫米波雷达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中国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推进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为毫米波雷达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