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财经北京9月24日电(王菁)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和政策利率,尊重市场作用并审慎评估风险,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在24日上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一揽子重磅操作预告与政策调整消息出炉,其中涉及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与收益率指引的部分十分关键,为投资者进一步的市场行为指明了方向。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货币政策彰显出了更大程度的“以我为主”风格,这对债券收益率保持低位震荡提供了相当程度的支撑。此前,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重要的定价信号存在远端定价不充分、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央行对长期国债收益率做出的风险提示,有效遏制了羊群效应、维护债券市场良好秩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我为主”——宽松举措终落地债市收益率保持低位动力不减
自从美联储宣布降息以来,市场对于国内宽松的呼声更加高涨。尤其考虑到国内近期披露的经济金融数据显示,内生需求有所放缓,为努力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政策逆周期调节确有必要加码。
综合国内外经济环境与市场需求,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风格显著,年内采取各类宽松工具的条件已经较为成熟,此时宣布落地可谓“十分解渴”。
近期进行的最新债市调查显示,投资者对年内央行进一步降息的预期明显提升,判断年内央行进一步降息10BP至20BP的受访者占比高达70%,认为不会降息的投资者占比仅有9%。针对“从现在到明年年底,国内债券利率是否存在触底并明显回升可能”的问题,有51%的投资者认为“虽有一定可能,不过即使触底,利率也起不来,最多是低位震荡”。
早间,人民行长潘功胜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年内视市场流动性状况再下降0.25-0.5个百分点,最高释放的流动性可达2万亿元,推动银行负债成本下降80亿元左右。在价格方面,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0.2个百分点至1.5%,同时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新华财经表示,“在当前政府债券供给高峰,降准可熨平资金的过度波动,释放更充足的长期流动性,强化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9-12月MLF到期规模合计4.28万亿元,通过降准置换部分到期的MLF,可缓解央行续作压力,并进一步淡化MLF的利率色彩。”
“当前内需不足、物价低位运行,在外部掣肘减弱下,政策性降息和LPR下调有助于降低实际融资成本,促进需求加快修复和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实现。而以7天逆回购利率为基准,促进利率谱系的同步下调,也进一步疏通了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路径,助力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完善。”温彬进一步预计,本次降息将带动MLF利率下调0.3个百分点,LPR和存款利率随之下行0.2-0.25个百分点,使银行净息差总体保持中性。
不过,江海投资顾问部朱陈东则提示称,本次降息的幅度较大,但是债券利率在快速下行之后又有小幅反弹,呈现出利多落地的走势。往后看,短期内降准降息详细的具体时间将会相继落地,市场在资金预期宽松的带动下相对平稳或者继续小幅下行。中期来看,需要关注是否有进一步的刺激政策落地。
“操作上可以关注3-5年期或者5-7年期品种,潘行长提到了10年国债在2.1%附近波动,推测2.1%应该是央行的合意区间,目前明显低于合意区间,并且10年期向下突破2.0%的阻力可能比较大。”朱陈东补充道。
“尊重市场”——适时提示收益率风险为积极财政政策营造良好货币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近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有政策利率下行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的影响,也有前期政府债券发行供给偏慢的因素,还有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意识淡薄、推波助澜、羊群效应的因素。目前中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在2%左右徘徊,国债收益率水平是市场化形成的结果,人民银行尊重市场作用,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营造了良好的货币环境。
“但也要看到,利率风险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的风险事件启示我们,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管理角度观察评估市场风险,并采取适当措施弱化和阻碍风险的累积,这是央行的职责。” 潘功胜指出,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重要的定价信号存在远端定价不充分、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央行对长期国债收益率做风险提示,是为了遏制羊群效应,维护债券市场良好秩序。
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债券市场走势更加平稳,投资者行为日趋理性。市场专家表示,这些都表明债券市场供求有望进一步趋于均衡,金融管理部门轮番提示风险起到了效果。
从宏观层面看,长债收益率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更加匹配。我国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体仍将维持较快增长,通胀也有望温和回升,此前长债收益率过低,市场预期与经济基本面存在一定偏离。
在市场专家看来,近期长债收益率向合理水平回升,有助于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防范形成“收益率下行→经济预期转弱→收益率继续下行”的负向循环,也可避免弱预期自我实现的风险。债市投资者在自主决策的同时,也要有自担风险的意识,债券价格不会只涨不跌,要谨慎评估风险;而且债市投资如果出现单边一致行为,趋势变化后可能带来外溢性影响,蕴含系统性风险,需要引起关注。
“央行调控货币和债券市场几十年,工具箱中储备的工具无比丰富,只是我们主观上的‘不知’而已。”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强调,与具体工具的使用相比,政策“态度”更为关键,市场参与者应该保持顺应央行引导。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新华财经表示,“通胀读数偏低环境下实际利率仍然较高,大幅降息有助于强化逆周期调节力度。从外部环境来看,美联储降息后中美利差逐步收窄,而人民币汇率整体走强,稳汇率目标对于宽货币的制约缓解,我国降息也存在更多的空间。”
“长牙带刺”——加大违法违规查处力度维护债券市场良好秩序
早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维护债券市场良好的交易秩序也是中央银行的职责。近期,人民银行发现债券市场存在一些操纵价格、出借账户、开展利益输送等情况。我们将加大银行间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并适时向社会公布。前期,交易商协会已经向社会公开了几个案例,现在正在调查的过程中,一旦完成调查,我们会向全社会公告。”
近年来,部分市场参与主体通过“自融”“返费”等多种非市场化方式参与债券发行,这种行为干扰市场发行秩序,也让一些原本已不具备发债能力的主体,继续加大债务规模,使得信用风险积累。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积极履行自律责任,及时披露银行间债券市场典型违规和处罚案例。
据了解,交易商协会高度重视对非市场化发债行为的防范和打击,先后发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范指引》《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业务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相关行为予以规范。一直以来,交易商协会持续加大对非市场化发债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惩戒了一批参与“自融”“返费”发行的机构,对个别严重违规主体予以顶格处分并暂停一定期限的业务。
2024年年初至今,已经有多则相关警示通报公布,9月便有两则相关内容挂网。“虽然目前违规行为蕴藏的风险状况整体可控,但为更好地发挥价格信号对债券市场资源的优化引导作用,提升金融供给效能,对于结构化发行等情形,要以有效方法予以治理化解,尤其要防止在处置风险时引发新的金融风险。”业内观点如是说。
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对新华财经表示,“结构化发行是信用、流动性、法律合规等风险较为集中的领域,其会干扰市场化利率的形成和传导、增加金融风险向其他领域扩散的渠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把握结构化发行的判定标准,严格禁止结构化发行是化解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中诸多问题和风险的有力抓手。”
江海证券风险控制部执行董事黄朝阳对新华财经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留给结构化和其他违规操作的空间非常狭窄。对于既往的违规行为,还是应当高度重视,持续进行严厉打击,令市场参与者引以为戒。”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