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鲜报丨中国科幻产业营收8年增长10倍!“想象力”变“生产力”

小微 2024年09月27日 阅读:46191

新华鲜报丨中国科幻产业营收8年增长10倍!“想象力”变“生产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题:中国科幻产业营收8年增长10倍!“想象力”变“生产力”

  新华社记者余俊杰

  中国科幻热潮持续燃烧,越来越多原创科幻作品涌现,“想象力”变为“生产力”。

  根据中国作家协会《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统计,2023年我国新增科幻题材作品约25万部,同比增长15%。8年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增长了约10倍,市场蓬勃发展。

  近日,知名文学期刊负责人、科学家代表及38名作家齐聚科幻科普作家活动周,碰撞思想的火花,共议未来产业发展。

  2015年,《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刘慈欣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家,将中国科幻推到世界舞台聚光灯下。

  2023年10月20日,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举行刘慈欣签售活动。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如今,不仅仅是文学创作,影视、游戏、动漫、主题公园……科幻创作正逐渐扩大圈层。

  我国科幻作品在关注什么?呈现什么新变化?

  ——科技创新为科幻创作插上想象力“翅膀”。

  除了传统科幻题材,大批创作者将目光从最初的宇宙探索、外星生命等传统题材,扩展到了基因工程、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出现了不少关注当下现实如何向未来延伸的“近未来”作品。

  今年6月,中国作协公布了入选中国网络科技科幻文学创作扶持计划的10部作品,其中《初夏的函数式》聚焦科技工作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卫星研制自立自强的奋斗实践;《萤火之城》反映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思考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技术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优秀的科幻小说能表现出科学之美。

  “科研为科幻创作提供素材,科幻创作则为科研描绘可能,二者可以双向奔赴。”在科研和教学之余,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军平会创作科普科幻作品,其作品《爱犯错的智能体》曾获2020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六届优秀作品金奖。他认为,科幻作品具有前瞻性,展现了未来的可能,很多现实场景是先由科幻作品描绘,再通过科研实现的。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施战军表示,从《山海经》《搜神记》到《西游记》《聊斋志异》,从儒勒·凡尔纳到刘慈欣,科幻题材创作是古典与现代、科学观与人文观、想象力与责任心的交汇之地。

  在作家刘慈欣看来,科幻科普作品是面向未来、面向更广阔时间空间的文学题材,要能够给人带来想象力的愉悦感,让人领略未来和宇宙的各种可能性。

  “科幻创作从科学和技术中提取故事资源和美学资源。”他举例说,物理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有诸多数学语言表达,能从中发现惊人的想象力和世界图像。“中国科幻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科幻作家一定要忠实地面对‘变化’本身。”

  ——跨界融合成为新趋势。

  从科幻小说、剧本到科幻游戏、剧本杀等,科幻元素与其他艺术形式和产业相互渗透,跨界融合正逐渐成为科幻文学发展新趋势。

  《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132.9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科幻阅读产业营收31.7亿元,连续6年增长。

  2023中国科幻大会于5月29日至6月4日在京举办,一批科幻产业相关新技术、新产品等亮相科幻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展。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以《三体》《流浪地球》破圈出海为代表,科幻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不断上升,科幻产业以科幻文学为内容源头,衍生出与旅游、教育、科技创新产业等密切相关的“科幻+”新业态。

  具体来看,科幻中短视频创作数量显著增长,助力科幻文化传播及科幻产品推广;科幻文旅产业总营收翻番,品类和市场范围逐步扩大;科幻游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有机融合,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AI与科幻文学开启深度共生。

  芥川奖获奖小说《东京同情塔》约有5%的内容由ChatGPT创作,第五届江苏青年科普科幻大赛二等奖作品《机忆之地》由人工智能创作……这些现象让文学界思考:作家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文学的未来在哪里?

  引发冲击的同时,不可否认,AI文学写作也带来新的机遇。

  2024年9月20日,工作人员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声谷”体验中心演示一款带有语音识别输入功能的智能鼠标。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以AI为镜,我们能够知道什么?这是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作家陈楸帆正尝试在戏剧排练中使用AI生成人物角色,创作台词模本,再根据演员现场表现进行调整。

  今年5月,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带领团队创作的人机融合式小说《天命使徒》发布,人工智能写作占比达70%。目前,团队还在建设一个能提供AI辅助成文的创作平台。“目标是让每一个对长篇小说写作感兴趣的人都能发挥创意和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王峰说。

  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理事长王卫英认为,AI强大的数据处理与生成能力,能够帮助作家更加精准把握读者的阅读偏好和期待,从而创作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责任编辑:邱丽芳】
    阅读下一篇: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