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全瓷牙行业发展环境及未来市场前景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25~44岁人群缺牙率是25%;45~64岁中老年人缺牙者占比56.1%;64~74岁老年人中缺牙者占比86.4%,他们中有10%是全口无牙;而80岁以上老人缺牙率甚至高达90%以上。全瓷牙因其美观度高、对周边组织无刺激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牙病治疗,尤其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常被选用。
全瓷牙,又称为全瓷冠,是一种覆盖全部牙冠表面且不含金属内冠的瓷修复体。它主要由瓷粉经高温烧结而成,或由预成的全瓷块经切削加工而成。
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全瓷牙主要分为玻璃陶瓷类全瓷牙和多晶陶瓷类全瓷牙,二者在美观性和强度方面有所不同。
种植牙的整个收费包括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费用三部分。在集采前,根据市场调研的情况,公立医疗机构的高端品牌种植体价格为4000元-6000元每套,医疗服务部分的平均费用在6000-9000元,牙冠的价格在1000元左右。
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与规划促进口腔医疗行业有序向上发展。比如国家卫健委在印发实施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 年)》中提到了行动目标:到2025年,健康口腔社会支持性环境基本形成,人群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提升,口腔健康服务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同时针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管理提出优化行动,明确开展及加强义齿修复等服务。
种植一颗牙的收费在1.5万元左右,种植体的收费大概占三分之一,其他的是医疗服务费,牙冠的占比相对比较低。自2022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以来,患者在种植牙方面的支付压力得到了明显的降低,此前单颗种植牙的费用在1.5万元左右,目前已经降到了六千元上下。
数据显示,2016-2021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21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1461亿元,同比增长16.2%。随着口腔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人们对美观性的追求,全瓷牙在口腔种植牙行业中的份额不断提高。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全瓷牙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能够更持久和更耐久,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口腔美观和功能性。
美团医疗调研数据显示,20到35岁的年轻人是口腔医疗消费的核心人群,占比达七成。传统的全瓷材料如烤瓷和氧化锆已被广泛应用,但新的全瓷材料不断涌现。例如,经过特殊处理的陶瓷材料、氧化锆的强度增强型材料以及新型复合材料等,这些新材料在透光性、强度、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修复要求。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全瓷牙技术作为一种质量优越且相对经济实惠的牙病治疗方法,能够满足患者对美容及口腔健康的双重要求,从而推动了全瓷牙行业的市场需求。国产品牌在全瓷牙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尽管国产品牌在全瓷牙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进口品牌仍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进口品牌以其高品质、卓越性能和先进技术为卖点,吸引了大量高端消费者。
随着中国国产厂商在原材料配比及生产技术领域的日益精进,中国牙科修复材料市场正逐步减少对海外进口产品的依赖,朝着进口替代的方向稳步迈进,口腔修复类产品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