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上半年智能手机整体ASP下降,智能汽车业务盈利难题待解

小微 2024年10月10日 阅读:55204

小米集团:上半年智能手机整体ASP下降,智能汽车业务盈利难题待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前,小米集团(01810.HK)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在微博发文,透露了小米手机产品团队的部分人事变动,原小米Civi产品经理胡馨心正式轮岗至Redmi团队,担任Redmi产品经理一职。

小米手机作为小米集团的支柱业务,其每一个动向都备受瞩目。证券之星注意到,在今年Q2,公司在手机出货量上虽取得了全球第三、国内第五的成绩,但从排名来看,小米手机在国内市场的表现相对稍显逊色。与此同时,小米手机在海外市场主要通过高性价比的机型来吸引用户,这使得海外市场的ASP(平均售价)相对较低,由于上半年公司海外销量增速较快,这进一步拉低了小米手机整体的ASP。

小米集团:上半年智能手机整体ASP下降,智能汽车业务盈利难题待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外,自3月公司推出首款智能电动汽车Xiaomi SU7系列后,公司的智能汽车业务广受关注。在此次中期报告中,该业务得到全面披露。尽管智能汽车业务在上半年取得了60多亿元的收入,但未能打破新能源汽车公司在早期阶段难以实现盈利的“魔咒”。

收入增长背后存隐忧

据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小米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1643.95亿元,同比增长29.6%;期间利润为92.43亿元,同比增长17.3%,实现营利双增。

具体到业务上,小米集团将业务分为手机×AIoT、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两个板块,其中手机×AIoT(AIoT即人工智能物联网)包括智能手机、IoT(物联网)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及其他相关业务;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包括智能电动汽车及其他相关业务。

证券之星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在手机×AIoT板块,公司的智能手机、IoT(物联网)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收入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尽管如此,部分业务增长背后仍存在一些隐忧。

目前,手机仍是小米集团的支柱业务,占营收的比重达50%以上。2024年上半年,小米集团智能手机业务营收为930亿元,全球出货量达到8280万台,公司的营收和出货量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集团海外市场表现较为突出。根据Canalys数据,2024年Q2,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稳居第三,在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并首次在拉美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二。

相对于海外市场,公司的国内市场表现略显逊色。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今年Q2,国内手机市场上TOP5分别为vivo、OPPO、荣耀、华为和小米,公司位列第五,表现并不出彩。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手机业务在海内外的发展策略不同。近年来,在国内市场,小米手机正向高端市场发力,试图撕掉“性价比”标签。据统计,2024年Q2,公司在3000–4000元、4000–5000元、5000–6000元三个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占率均实现同比提升,高端化已取得成效。

但在海外市场,小米手机通过高性价比的机型吸引用户,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因此公司海外市场ASP较低。虽然小米手机高端战略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ASP较低的境外市场收入占比增加,公司上半年智能手机的整体ASP出现下滑。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团智能手机整体ASP为每台1123.7元,去年同期为1131.1元,同比下降0.7%。

在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上,受益于智能大家电及全球市场的平板和可穿戴产品的收入增加,今年上半年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6%,为471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智能大家电业务虽延续了增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中报指出,公司的智能大家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5%,而去年该业务增速为70%以上。同时,公司米家APP的月活跃用户数的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放缓。2024年6月,米家APP的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6.8%至9690万,去年同期该增速为17.1%。

其他相关业务作为手机×AIoT板块中收入唯一下滑的业务,其营收由2023年上半年的17亿元减少8%至今年上半年的16亿元。对于该业务营收的下滑,公司称主要是由于出售材料的收入减少所致。

智能汽车业务尚在亏损

小米集团广受关注的智能汽车业务,在此次中期报告中得到全面披露。

2024年3月,公司的首款智能电动汽车Xiaomi SU7系列正式发布。在2024年Q2,公司交付2.74万辆Xiaomi SU7系列汽车,智能电动汽车的ASP为22.88万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为64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62亿元。但由于该板块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对集团整体营收的贡献仍然较小,占比不足4%。

实际上,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初期发展阶段,企业通常需要面对高额的研发与生产成本,同时还要承受投资周期较长和回报不确定的风险。小米集团未能摆脱新能源汽车公司在早期阶段难以实现盈利的困境。今年上半年,公司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为40亿元,其中Q2净亏损金额为18亿元。

谈及Q2创新业务亏损的原因,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表示,公司的汽车业务还是一个非常起步的状态,亏损(的原因)第一个是规模还是比较小。他认为,汽车是一个典型的(讲究)规模经济的制造行业,有一个足够的规模其实是很难的。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持续提升,但众多车企在产品布局和技术升级方面加快步伐,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为争夺市场份额,各大车企普遍采取降价策略,进一步挤压车企利润空间。

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今年上半年,国内六大上市造车新势力中,除理想汽车外,包括极氪、蔚来、小鹏、零跑及小米汽车在内的其余企业均未实现盈利。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小米汽车这样的新入局者来说,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提供创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以及是否能够有效管理成本和运营效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不仅仅是价格竞争,更是技术、服务和品牌等多方面的综合竞争。”(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李若菡)

热门文章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鸿路钢构(002541.SZ):前三季度累计新签销售合同额约219.26亿元

    鸿路钢构(002541.SZ):前三季度累计新签销售合同额约219.26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鸿路钢构(002541.SZ):前三季度累计新签销售合同额约219.26亿元) 格隆汇10月11日丨鸿路钢构(002541.SZ)公布,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新签销售合同额人民币约219.26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34%。其中材料订单为217.99亿元,工程订单1.27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新签销售合同额人民币约75.70亿元。...
  • 雷尔伟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17.78%

    雷尔伟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17.78%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雷尔伟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17.78%) 雷尔伟8月14日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中披露,截至8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099户,较上期(7月31日)减少3265户,环比降幅为17.78%。这已是该公司股东户数连续第2期下降。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发稿,雷尔伟收盘价为23.38元,上涨20.02%,本期筹码集中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35%。具体到各交易日,4次上涨,6次下跌,其中,涨停2次。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最新(8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