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扩建潮来了,谁是中国第一强港?

小微 2024年10月12日 阅读:43994

大港扩建潮来了,谁是中国第一强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经记者 刘旭强    每经编辑 何小桃    

世界货运吞吐量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传出扩建消息——

大港扩建潮来了,谁是中国第一强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将投资约65亿元建设佛渡作业区一期工程,计划2025年10月开工,预计2027年12月建成投产、2030年12月达产。

这意味着,继去年10月宁波港梅山港区6号至10号集装箱码头工程建成后,宁波港将迎来再度扩容。

2023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单从规模指标来看,宁波舟山港已经是世界一流大港。但从大港到强港,宁波舟山港还需补上盈利短板。

从港航业核心业务集装箱货运看,招商证券研报表示,国内主要港口企业集装箱业务平均毛利率约为43%。而2024年上半年,宁波港集装箱装卸及相关业务毛利率仅为37.14%。新码头扩建计划后,宁波舟山港能否有机会进一步提升利润水平?

放大来看,除宁波舟山港外,全国沿海城市都在掀起港口扩建潮。新一轮扩建潮后,我国大港格局又将如何变化?

大港扩容

此次宁波舟山港新码头扩建工程位于舟山市六横佛渡岛西北侧,拟建设2个20万吨级集装箱船停靠泊位,最大可靠泊2.4万标准箱集装箱船,设计年吞吐量200万标准箱。

扩建,很大程度是为满足长三角地区日益增长的内外贸需求。

宁波舟山港自身货运数据可以作为印证: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波港”)业绩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74亿吨,同比增长2.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19.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8%。

同期,宁波舟山港实现营业收入144.42亿元,同比增长16.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3亿元,同比增长1.43%。

对于营收增长,宁波港强调了两个原因,集装箱装卸及相关业务板块业务量增加,和汽车贸易业务量增加促使的板块营收增长。

若进一步深究,本轮宁波舟山港扩建重点在于布局集装箱业务。宁波舟山港表示,这一投资将有助于满足长江经济带地区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特别是提升该港口处理大型集装箱船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随着第二个千万级集装箱泊位群梅山港区全面投运,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双千万级集装箱单体泊位群的港口。

发力集装箱业务,也符合浙江省的战略方向。浙江《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2027年,该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箱,集装箱海铁、江海河联运规模翻番。

事实上,要从“大港”转变向“强港”,宁波舟山港亟需提升盈利能力。

2023年中国港航船企业绩报告显示,宁波港的归母净利润(46.68亿元)仅约为上港集团(132亿元)的1/3,也略低于青岛港(49.23亿元)。

到2024年上半年,宁波港的归母净利润同比涨幅(1.43%)仍低于上港集团(14.85%)和青岛港(3.05%)。这显然与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的地位不符。

关于强港,港航业内有个通俗标准,“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看集装箱”。在核心指标集装箱业务上,2024年上半年,宁波港集装箱装卸及相关业务毛利率为37.14%。

同期,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上港集团,集装箱板块毛利率为46.65%;青岛港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毛利率甚至高达79.13%。招商证券研报称,国内主要港口企业集装箱业务平均毛利率约为43%,宁波港相关业务毛利率也低于这一水平。

强港之争

宁波舟山港的利润难题,很大程度上与港口之间的竞争有关。

在中国的港口群里,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华北地区,港口众多,并且港口间的协调联动较差,导致竞争大于合作。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告诉我们,长三角港口群存在过度竞争的现象,客观影响了宁波舟山港的利润水平。

远洋货轮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装卸货物(无人机照片,2024年4月2日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拥有超大规模,宁波舟山港实际难以被一般港口影响。关键在于,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间的直线距离仅约100公里。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上海港、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3475万、2612万标箱,分别位于全国第一、第二位。

超级大港毗邻,这样全国罕见的格局,自然也导致了更加激烈的竞争。

曾刚进一步表示,两港在货源争夺上的冲突尤为显著。上海港的集装箱业务需求主要来自于本地市场,多为高端服务业,优质客户更多,货运附加值更高。

而宁波舟山港仅靠本地需求不足以支撑起港口的货运规模,集疏运基础建设、港航服务能力上也不如上海港,只能退而向外承接浙江乃至安徽、河南、江西等内陆省份中低端的货运业务,总体以走量为主,附加值和利润率自然也低一些。

但比较运输方式,两者存在差异化的发展路线。上海港参股了长江沿岸的主要港口,在水水联运上优势突出;宁波港离铁路更近,发展铁水联运的条件更好。

因此,曾刚认为,修建新码头将为带来宁波舟山港更先进的硬件条件,提升其集装箱业务在长三角地区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水平。

但能否成为下一个“洋山港”,或是促使浙江省达成4000万标箱的集装箱吞吐量目标,曾刚表示担忧。在曾刚看来,随着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的海运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

长三角两大龙头港口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只有减少过度竞争,通过组建业务经营联盟、跨区域股份合作等方式,才能促进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港口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沪浙两大港口集团已尝试展开股权合作。

2019年,上港集团与浙江省海港集团签署《小洋山港区综合开发合作协议》,浙江省海港集团以现金50亿元人民币,对上港集团全资子公司盛东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后持有盛东公司20%股权。此后沪浙联手开发小洋山北侧。

2020年1月和8月,上港集团分别以37亿元和29亿元,认购宁波舟山港非公开发行的股份。

扩建大潮

不止宁波舟山港,全国沿海城市都正在掀起港口扩建潮。

今年上半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5.6亿吨,同比增长4.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亿标箱,同比增长8.5%。

海运增长的同时,港口建设步履不停,上半年,我国新增7座大型自动化码头,已建和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位居世界首位。

根据公开报道,上海港、广州港、深圳港、青岛港、天津港、大连港等一批码头项目都在建设中。

但南北城市新建港口侧重点则有所不同。宁波、上海、深圳等南方城市,新建港口多围绕集装箱码头建设;青岛、天津为首的北方城市,多围绕矿石、原油码头展开。

当新一轮港口扩建潮拉开序幕,曾刚也提到了一些现实问题。曾刚算了笔经济账,新的港口意味着更深的航道、更结实的码头、更大的设备,造价不菲,但国内港航运输的需求短期内不见得能匹配得上。

在曾刚看来,我国在港机设备、建设能力、市场规模、货运吞吐量方面已经占据明显优势。一个例子是,在2023年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中,分别占8席和7席。

然而,纵观全球,港口“吞吐量为王”的模式已难以支撑长远发展,未来竞争既要看体量,更要看质量。

以宁波舟山港为例,2024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宁波舟山排名全球第八。榜单前五分别是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和迪拜。

与世界一流强港相比,港航服务正是宁波舟山港的“软肋”。港航界流传着一个段子:“宁波数箱子、香港数单子、伦敦数票子”,形象地概括了不同港口在价值链中存在的差距。宁波舟山港的港航服务集中在装卸、运输、货代等低附加值环节,被业内称为“收过路费”。

宁波舟山港只是一个缩影,对标世界一流,我国港口的服务范围多数仍停留在货物装卸等相关环节,而未充分发挥资源聚集的平台功能。

曾刚表示,港口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不能只满足于“收过路费”。我国沿海港口群应从规模增长转向内涵提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实现航运、贸易、金融要素的产业化集聚、集群化发展,最终提升在全球海运产业中的话语权。

记者|刘旭强

编辑|何小桃 杜恒峰校对|赵庆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