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最新明确 健全专项债“三点” 使用机制 四季度可用2.3万亿 支持范围有望扩大

小微 2024年10月12日 阅读:50208

财政部最新明确 健全专项债“三点” 使用机制 四季度可用2.3万亿 支持范围有望扩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联社10月12日讯 今天上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等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其中,对于地方专项债的表述值得关注。

  今年后三个月各地仍有2.3万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可使用,当前使用进度偏慢。未来,财政部拟通过三点健全专项债使用,最大限度扩大使用范围,如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专家预计,年底前部分专项债额度将提前下达,使用范围可能扩大。

财政部最新明确 健全专项债“三点” 使用机制 四季度可用2.3万亿 支持范围有望扩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项债资金使用偏慢,收益要求仍严格

  蓝佛安介绍,今年持续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1-9月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万亿元,支持项目超过3万个,用作项目资本金超2600亿元。

  财联社此前已报道过,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已达92 %。不过,今年地方专项债的发行进度前后差异较大。八月之前,专项债发行进度总体较慢,而八月、九月迎来了专项债发行的高峰,两个月集中发行了超过1.8万亿元。

  此前发改委已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将在10月底完成今年剩余的大概29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发行工作。蓝佛安表示,待发额度加上已发未用的资金,后三个月各地共有2.3万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可安排使用。

  对此,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认为,前期已发未用的专项债资金可能超过1万亿元,专项债资金使用可能偏慢。

  专项债发行滞后、使用偏慢,与项目储备不足、项目审核趋严的问题一直紧密相关。同时,用于地方化债的“特殊新增债”占用了今年部分专项债的投向。

  固收分析师王宇辰认为,各地对新增专项债收益平衡的要求仍较为严格。不同于一般债,专项债是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若项目收益实现不及预期,或将增加地方的财政压力。因此,各地对新增专项债收益平衡的关注度较高,地方政府审计报告中,对于专项债收益实现不及预期亦持续关注。

  从新增专项债募集资金用途来看,基建领域仍是主要发力点。根据东方金诚的统计,9月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三个领域的资金合计占比为45.8%,环比提升0.1个百分点。9月有16个省市发行未披露“一案两书”的特殊新增专项债,占当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量的29.3%。

  三点健全专项债使用,最大限度扩大使用范围

  在保证专项债资金支出规模、项目收益的同时,市场对扩大专项债资金支持范围、真正提升其财政政策效能也较为关注。此前,发改委已透露,抓紧研究适当扩大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尽快出台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的具体改革举措。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为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健全管理机制,保持政府投资力度和节奏,合理降低融资成本,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接下来有三点工作要做:

  第一,扩范围。主要有三点:一是研究完善专项债券投向清单管理,增加用作项目资本金的领域,最大限度扩大使用范围。二是用好专项债券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三是合理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第二,强机制。研究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打通在建项目“绿色通道”,推动项目谋划储备和建设实施的有效衔接,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和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切实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

  第三,严管理。也有三点:一是完善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债券资金支出监管,落实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责任。二是健全完善专项债券项目资产台账,分类管理项目资产,确保政府负债和项目资产平衡。三是探索专项债券提前偿还,研究建立健全偿债备付金制度,保障专项债券偿还来源。

  本次发布会,财政部首提专项债资金“可以用来回购房企闲置土地,以及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两个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推动房地产市场较快恢复供需平衡。预计年内用于这两项支出的规模不大,在2000亿以内,但2025年专项债资金用于回购房企闲置土地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的规模有望显著扩大。

  关于扩大专项债支持范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表示,可以考虑不再设立专项债投向正面清单,只要在政府投资条例范围内,政府可以直接进行投资。在这些领域给地方政府适当放权,让地方政府以提高项目质量为基础,一方面让债券资金能够支持项目发展,另一方面也让现金流更能和它的全生命周期相匹配。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控制项目风险。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预计,年底前,部分专项债额度将提前下达,使用范围可能扩大。

(文章来源:财联社)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