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色农业行业发展环境及市场深度分析2024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特色农业是指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品种等条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市场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和产品体系。它强调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通过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特别是特色农业。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旨在推动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政策不仅为特色农业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还为其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特色农产品因其独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而备受青睐。此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也推动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从供给端视角审视,特色农业产业依托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产品、采纳创新的营销模式和孵化新兴的农业经营形态,有效延长了产业链并提升了价值链,从而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积极响应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整体战略。
从需求侧出发,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全面且多样化的方式开发食物资源,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与结构,还促进了食物供需关系向更高层次的动态均衡方向发展。
特色农业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杂粮杂豆、果蔬茶菌等特色种植基地12.05亿亩,年度生产特色农产品13.85亿吨,养殖特色牲畜669.52万头,生产特色水产品2470万吨,特色产业一产总产值达到9.7万亿元,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丰富了人们餐桌食物品种。
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已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乡村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6万亿元,辐射带动1000多万户农民。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构建农业强国蓝图的关键使命。其中,产业振兴被视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要点。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切实执行产业扶持措施,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土特产”资源,依托农村地区独有的农业与乡村特色资源,拓展农业的多元化功能,挖掘乡村的多样化价值,以创造经济效益。
特色农业通常与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目前,特色产业已成为推动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助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源泉。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的统计显示,2023年云南省茶叶、鲜切花、坚果、咖啡、中药材、烟草、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居全国第1位,14个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5万亿元,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4.8%。
特色农业行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和推动技术创新等策略的实施,特色农业将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未来,特色农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特色农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政府也将继续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市场环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