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丨零的突破!——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发任务四大看点

小微 2024年11月30日 阅读:50783

新华视点丨零的突破!——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发任务四大看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射成功!

  11月30日晚,在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是这一发射场建设以来首次承担发射任务,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看点一:新工位、新火箭、新机制、新团队

  作为目前我国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首发任务中呈现出四个“新”,即新工位、新火箭、新机制、新团队。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梁说,发射场的发射工位位于文昌海岸,拥有更加广阔的安全发射角度,地理优势得天独厚。修建发射场的技术和管理团队人员各司其职。“众人拾柴、目标一致,才能把发射场高标准高效率地建起来。”

  记者了解到,此次首发任务中,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新型火箭,在长征系列家族里首创4米级箭体直径,实现了大直径、大推力,更有利于实现火箭的高性能。

  这一火箭可根据任务需求适配5.2米、4.2米直径构型的整流罩,支持单星、多星不同轨道发射,将开启我国商业火箭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新篇章。

  相比酒泉、西昌、太原和文昌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首个企建民用的航天发射场,其任务组织和管理运作采用灵活高效的商业化机制,可以更好地聚集社会创新力量。

  例如,发射场技术区建成智慧发射场系统,通过数字化信息、智能化应用,将双工位等多个子系统整合起来,实现资源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面对大量设施设备、特殊燃料等并行交叉采购难题,管理人员将传统配套保障供应模式改为市场化竞价采购,提升了采购效益。

  “我们的目标是走既有高效率又有高效益的良性发展道路,助推我国商业航天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杨天梁说。

  看点二:实现商业航天里程碑性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专家范瑞祥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真正形成了执行发射的完整能力,补齐了商业航天的链条缺口,对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4年6月30日拍摄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过去近十年,我国许多商业卫星、火箭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唯独缺少商业航天发射场这一基础设施,造成了部分商业火箭、卫星“有劲儿没处使”的现象。

  范瑞祥认为,商业航天注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扮演着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角色。尤其是经过数十年的航天重大工程的带动,我国已经具备加快开展商业航天工作的条件。

  今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速发展“集结号”正式吹响。

  “商业发射场可以高频次、高效率执行发射任务,为广大商业火箭和卫星公司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发射平台。”范瑞祥表示,“这将促进航天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助推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进入快车道。”

  看点三:发射平台突破传统技术模式

  走进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两座耸立的发射塔架格外引人注目。据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工程设备部部长葛立新介绍,这两个发射工位可谓整个发射场技术创新的典范。

  在过去,一个型号火箭往往由固定的发射工位来执行发射任务,具有操作相对简单、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当前,我国商业火箭公司众多,产品型号多样;如果“一个火箭一个工位”,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葛立新说,此次执行首发任务的二号工位,打破了“一对一”的传统,创新采用“通用型”接口设计;发射前后端设备并不固定,可以“模块”更替,“对口”更换,让包括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在内的19个型号火箭都能使用。

  葛立新告诉记者,不同推进剂种类、起飞重量、直径长度的火箭,这一工位基本都能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一号工位,在设计上同样进行了技术创新——取消了传统的导流槽,采用高出地面3.9米的导流锥,并通过发射台、导流装置和挤压式喷水系统,共同实现高温火焰排导和降温降噪,使整个工位建设周期缩短了一半,同时攻克了“7天发射、7天恢复”的难题。

  看点四:组装、测试、转运采用“三平”方式 提高火箭发射频次

  过去,我们通常看到火箭组装、测试、转运都是“竖着”的。这种垂直的方式,对发射场设施要求较高;由于全程耗时较长,发射易受天气影响;发射后工位受损较大,需要花更多精力修复。

  对于商业发射场而言,提高火箭发射频次尤为关键。如何改变设计来省时间、提效率?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答案是采用“三平”方式。

  发射场二号工位项目经理边鹏飞解释,“三平”就是火箭的组装、测试、转运三个环节均在水平状态下进行。火箭在技术厂房里“躺着”组装和测试,随后载着卫星“躺着”转运到发射工位后整体起竖,只需再做一个简单测试,加注燃料后即可发射。

  范瑞祥认为,“三平”方式对于发射工位的设施要求比较简单,不需要吊装作业、垂直转运轨道、回转平台,火箭在技术厂房时已经做好测试“待命”,可以实现短时间转运和发射,工位设施不需要再“大包大揽”承担很多工作,发射后恢复时间较短,从而提高发射频次,降低发射场的建设成本。

  此外,海南文昌近海气象多变,降雨、雷暴、台风等多发,发射场采用“三平”方式,更利于应对变幻莫测的天气。

  “这种新型发射组织方式,需要火箭和卫星设计得更‘强壮’,此前在国内尝试不多,现在已经成为商业航天的‘共识’。”范瑞祥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未来将持续提高单个工位的发射次数,通过“三平”方式,最快可能做到“今天转场,明天发射”,让发射场的发射和使用效率更高。(记者陈凯姿、宋晨)

【责任编辑:张欣然】
    阅读下一篇:
              热门文章
              • 义乌万里扬苏溪变独立储能项目正式并网投产

                义乌万里扬苏溪变独立储能项目正式并网投产
                证券时报e公司讯,近日,随着并网试验最后一项防孤功能检测项目合格,义乌万里扬苏溪变独立储能项目的所有并网试验项目全部完成,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并网投产。据了解,项目位于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紧邻220kV苏溪变电站,是浙江省“十四五”第一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之一,本次并网投产的装机规模为100MW/200MWh。...
              • 2024年中国情趣用品电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_人保服务,人保财险

                2024年中国情趣用品电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_人保服务,人保财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情趣用品电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6月28日 来源:互联网 753 45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AI诊断乳腺癌准确率近100%

                AI诊断乳腺癌准确率近10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国东北大学团队成功开发出一款基于网络的新型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在检测乳腺癌方面的准确率高达99.72%。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于最新一期《癌症》杂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团队创建了一个集成式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整合利用其他各种不同模型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减少误差,然后利用公开的数据库,包含癌症组织病理学数据库(BCHD)储存的恶性和良性乳腺组织的图像,对这些模型进行训练。  团队表示,他们新开发的AI...
              • 注意!开山股份将于7月16日召开股东大会

                注意!开山股份将于7月16日召开股东大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AI快讯,开山股份(SZ 300257,最新价:10.26元)6月28日发布公告称,2024年7月16日(星期二)下午14:00,公司将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飞渡路851号一号楼三楼培训室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本次股东大会将审议《关于子公司拟发行境外债券的议案》,2024年7月10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可现场参会投票,或通过交易所投票系统行使表决权。 道达号(daoda1997)“个股趋势”提醒:1. 开山...
              • 印尼药监局代表团来访康希诺生物

                印尼药监局代表团来访康希诺生物
                证券时报e公司讯,近日,印尼药监局局长Lucia Rizka Andalucia一行到访康希诺生物,双方就吸入用结核病疫苗、四价流脑结合疫苗等产品合作展开深入交流,达成建设性共识。此前,康希诺生物新冠疫苗克威莎®获得印度尼西亚乌拉玛委员会食品、药品及化妆品评估机构授予的清真(Halal)认证。依托疫苗技术平台,公司的四价流脑结合疫苗等产品均有符合清真认证的潜力,有助于快速推进公司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