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生猪市场价格行情分析 11月下旬生猪价格环涨1.2%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11月下旬生猪价格环涨1.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11月下旬与11月中旬相比,20种产品价格上涨,30种下降。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16.5元/千克,较上期价格环比涨1.2%。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2月4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1.85,比昨天上升0.64个点。截至今日14:00,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3.52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3%;牛肉60.96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2%;羊肉59.46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3%。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达到了30.5公斤/年·人,同比增长13.2%。按一头猪120公斤出栏、屠宰出肉率75%测算,2023全年我国每3个人要吃掉1头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全国人口约14.1亿人,这就意味着国人全年需要消费4.7亿头120公斤的标猪。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我国是生猪养殖和消费大国,生猪价格是决定养殖利润的关键因素。生猪行业价格的波动与各种因素有关,包括现代生产方式的推广、政策的调整、天气因素、市场需求等。
2023年,国内生猪产能持续居高不下,业界普遍认为,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史上最长亏损期”。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国生猪现货均价15.00元/kg,较2022年下跌19.27%。
四季度一直是我国猪肉消费的旺季,尤其是四川、湖南、贵州等南方省份有腌腊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猪肉消费。市场人士认为,腌腊需求增量将对猪价短期的回升起到一定支撑作用。猪肉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节之后猪肉消费惯性回落,猪肉价格可能会滑坡下跌,低点或在一季度,预计均价18.5—20.0元/公斤。
①大型企业:如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等,采用大规模养殖和智能化管理方式,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这些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牧原股份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报告,在1—9月期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967.75亿元,实现了16.64%的同比增长;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净利润高达112.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69.6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也达到了104.81亿元,同比增长668.90%。2024年前三季度,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54.19亿元,同比上升16.56%;实现净利润66.3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64.0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②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但面临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在疫病防控、成本控制等方面与大型企业存在差距。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对肉类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国家环保政策倒逼,散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行业发展要求,规模化养殖成为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能繁母猪保有量围绕4000万头左右波动,猪肉产能总体维持在合理水平,将在2025年形成相对平稳的猪肉产出供给,猪肉价格弹性相对较小。
想要了解更多生猪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报告对中国生猪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生猪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