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川智能再陷风波:实控人为投资“保底”失败,“牛散”蒋海东起诉索赔4497万

小微 2024年12月09日 阅读:46551

瀚川智能再陷风波:实控人为投资“保底”失败,“牛散”蒋海东起诉索赔4497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与江西华立源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纠纷尚未尘埃落定,瀚川智能(688022.SH)又陷诉讼风波。近日,瀚川智能控股股东苏州瀚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川投资”)及实控人蔡昌蔚被“牛散”蒋海东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去年3月,蒋海东通过大宗交易与定增持有瀚川智能136.9万股股份。在定增限售股解禁后,蔡昌蔚、瀚川投资与蒋海东共同签订《差额补足协议》,为蒋海东的两项投资本金保底。如今,蒋海东以协议为由,要求瀚川投资支付差额补足款共4497.21万元。

瀚川智能再陷风波:实控人为投资“保底”失败,“牛散”蒋海东起诉索赔4497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之星注意到,双方纠纷背后,瀚川智能股价较投资初期跌去近七成,导致蒋海东的两项投资出现大幅亏损。虽然瀚川智能也曾尝试以回购提振股价,但依旧难挡下滑颓势。而在股价暴跌背后,瀚川智能面临着业绩亏损的严峻形势。

三方签订《差额补足协议》

根据公告,2023年3月20日,蒋海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投资持有瀚川智能股票,交易对手为瀚川投资,交易金额2885.32万元,交易股数为50万股,交易均价57.7元/股。

同年3月17日,蒋海东参与瀚川智能2022年度定增,以认购金额5049.9972万元获配86.9万股,发行价格58.11元/股。

蒋海东上述两次投资合计7935.32万元。资料显示,蒋海东出生于1986年,为瀚川智能第五大股东,持股数为191.67万股,持股比例1.09%。此外,蒋海东还出现在了亨通光电(600487.SH)、富淼科技(688350.SH)的十大股东之中,持股比例分别为0.58%、1.92%。

2023年10月30日,蒋海东就上述两项投资与瀚川投资、蔡昌蔚共同签署了《差额补足协议》,约定瀚川投资为蒋海东的投资本金承担差额补足义务,蔡昌蔚承诺就瀚川投资在协议项下承担的义务与瀚川投资承担连带责任。

如今,蒋海东要求瀚川投资与蔡昌蔚履行差额补足义务。针对大宗交易产生的纠纷,蒋海东请求判令瀚川投资支付差额补足款1636.79万元;针对定增产生的纠纷,蒋海东则要求瀚川投资向其支付差额补足款2860.42万元,二者合计4497.21万元。蔡昌蔚对瀚川投资所负上述义务承担连带责任,案件的诉讼费用、保全保险费等费用由两被告承担。

三方为何会签订《差额补足协议》?以定增为例,在上市公司融资过程中,投资方通常占据一定优势地位,为促成定增,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控人、主要股东等往往向投资人承诺,若在未来定增股票股价跌破增发价、或公司市值低于某值等,则前述主体将通过差额补足、回购股份、担保等安排,确保投资者免于亏损并保障一定的投资回报率,此类安排即“定增保底协议”。

有业内律师表示,单就《差额补足协议》来说,目前存在的法律争议有限,但是在定向增发股份的背景下,已经涉及到投资者保护、资本市场的稳定、信息披露等事项,《差额补足协议》已不再是直接当事人之间的协议,还涉及到公共秩序、资本市场交易秩序,其效力应受到更多的规制。

证券之星注意到,三方签订《差额补足协议》的时间点恰逢蒋海东参与的2022年定增发行股票解禁当月。针对选择此时签订协议的原因,有分析人士表示,可以看出实控人方可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投资者参与定增,同时保障投资者的本金安全。在股票解禁期签署这样的协议,也能看出实控人对蒋海东的投资行为有一定的信心和承诺。

瀚川智能表示,目前上述两个案件均尚未开庭审理,尚无法判断诉讼结果。若上述两个案件败诉,控股股东需承担差额补足款及相关诉讼费用,实控人对控股股东的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可能会导致控股股东与实控人名下财产被冻结或者进入司法执行程序。

投资至今股价暴跌近七成

蒋海东向瀚川智能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发起诉讼,还是在于其投资失利。

2023年3月以来,瀚川智能的股价走在了下坡路,并在今年9月18日跌至8.17元/股(前复权)的历史低点。截至12月6日收盘,瀚川智能报13.74元/股,涨幅2.61%。拉长时间看,去年3月17日至今区间跌幅约69.48%。

证券之星注意到,伴随着股价持续下行,蒋海东的两次投资约7935.32万元也出现大幅缩水,目前浮亏约6053.75万元,缩水幅度约76%。

事实上,在定增限售股解禁前,瀚川智能股价已然下行。从2023年3月17日至解禁日当天,即2023年10月9日,瀚川智能股价跌幅为41.25%。

值得一提的是,限售股解禁后,瀚川智能曾尝试回购提振股价。解禁前夕,即10月8日,瀚川智能发布回购计划,拟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含),不超过1亿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45.99元/股(含),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0月9日,即限售股解禁当天,瀚川智能进行了首次回购。回购股份数为20万股,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26.96元/股,最低价为26.28元/股,支付资金总额532.73万元。根据今年3月披露的股份回购实施结果,瀚川智能累计回购公司股份345.5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96%,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27.1元/股,最低价为14元/股,支付资金总额7542.02万元。

显然,瀚川智能的回购行动最终未能挽救股价颓势,且回购的股份也悉数被套。

出售资产谋自救

股价暴跌背后,瀚川智能正处在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

资料显示,瀚川智能于2019年7月登陆资本市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包括锂电池和充换电等装备。

今年前三季度,瀚川智能实现营业收入4.67亿元,同比下降61.18%;归母净利润亏损3.14亿元,同比下降1899.71%。截至第三季度,其未分配利润为-1.62亿元,实收股本为1.76亿元,未弥补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

利润的大幅下滑是由于计提较多的存货跌价准备及信用减值影响,同时战略调整导致的一次性费用增加。

2023年开始,瀚川智能新能源电池装备和充换电装备业务所在的锂电行业需求端放缓,整体处于去库存阶段。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瀚川智能在该板块的投入产出难成正比。由于上述业务近年来发展不及预期,已影响到公司利润和现金流。因此瀚川智能快速调整战略,将重点工作聚焦在项目交付与应收账款回收上。

同时,瀚川智能进一步整合公司资源、聚焦主业发展,将部分业务板块进行剥离。继去年将瀚码技术45.009%股权进行转让后,瀚川智能11月7日公告称,公司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博睿汽车81%的股权悉数转让,总价款为4840.65万元。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博睿汽车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预计将增加瀚川智能利润总额896万元,交易款项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证券之星注意到,就在今年8月,瀚川智能还使用自有资金719万元从蔡昌蔚手中收购博睿汽车26%股权,其直接持股比例由55%增加至81%。瀚川智能彼时称,系基于对博睿汽车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可和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

然而,上市公司刚收购标的部分股权就转头进行出售。对于出售股权的原因,瀚川智能坦言,往下游延伸需要较大的资金与资源的投入。当前博睿汽车急需扩大生产的现状与公司现阶段对非主营业务投资收缩的战略相冲突,如继续投入将增加公司经营风险与现金流风险。(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陆雯燕)

热门文章
  •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有温度,人保服务 _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风险分析 2024年7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1106 71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标题:新元科技投资成立通信技术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星宇数联(合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盖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5G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元科技旗下新元星宇数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商业航天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布局。  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始商业航天实践的地区,在从发射台到火箭、卫星的全产业链中都有亮眼表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一度占据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过半份额。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市场扩张和商业模式开发上展现出极大活力和创新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可重复利用火...
  •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ESG动态】三峡新材(600293.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C,行业排名第4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三峡新材(600293.SH)获得C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C。本期ESG评级在44家建筑材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3(上一期排名第42)。 从细项得分来看,三峡新材E项得分52.14,评级为C,行业内排名44/44(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
  •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人保伴您前行,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及供需格局分析2024 2024年7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147 74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