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77个创新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药监局持续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对于创新医疗器械,在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基础上,按照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原则,以专人负责、全程指导、优先审批方式,加快产品上市。截至目前,已经批准277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其中2024年以来批准27个,涉及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眼底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体外心室辅助设备、肾动脉射频消融仪等多款高端医疗器械,涵盖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心肺支持辅助系统等多领域。这些创新产品上市,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并可有效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降低治疗费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使用高端医疗器械的需要。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包括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包括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医疗器械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和技术研发企业,中游的医疗设备和耗材制造企业,以及下游的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第三方检验中心和C端使用者。国内医疗器械产业链构建相对完善,未来将逐步向更为高端的市场环节进行渗透。
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达到6160亿美元,同比增长7.11%。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以年复合增长率约5%的速度增长。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是过万亿的终端采购规模,且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达12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相比,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是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增速的2.4倍,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高端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增长迅速,而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则逐渐饱和。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医疗器械将实现更精确的诊断、更高效的治疗以及更便捷的远程医疗服务。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但市场份额相对集中。一些大型企业凭借其品牌、技术、渠道等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合作与并购也逐渐增多,有助于推动行业的整合和优化。近年来,我国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快速增长。2023年批准了68个创新医疗器械,截至2023年,我国共有创新医疗器械247个。这表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如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市场环境、鼓励科技创新等,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提高等因素使得人们对于高端、精准、个性化的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更为旺盛。此外,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覆盖面的扩大也为医疗器械的采购和使用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基础薄弱,规模较小,发展较为滞后。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国产替代仍面临较大挑战。随着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未来医疗设备的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家用医疗器械市场逐渐崛起,将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此外,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医疗器械向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医疗器械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也将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变革,使得医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诊断患者病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个性化医疗器械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使用基因测序和高级图像技术等先进技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的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提升,这些地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同时,国内企业也应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综上所述,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表明,该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国产替代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同时,带量采购和集采政策、新兴市场机遇以及政策支持与监管加强等因素也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