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抽水蓄能发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发展亮眼 新能源转型进入快车道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近期发布的全球首份电力发展指数报告,对全球各国电力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估,为各国政府和能源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科学决策依据。在这份报告中,中国的电力发展表现尤为亮眼,成为全球电力发展的一面旗帜。
中国电力发展的亮点
综合得分领先:
报告从供应保障、消费服务、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四个维度对全球电力发展进行了科学测量与排名。中国电力发展指数综合得分为90.8分,在34个亚洲国家中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七。
技术创新领先:
中国在电力技术创新领域得分较高,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新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和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中国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建设了一系列示范工程,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电力系统规模全球最大:
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电源装机、输配电网、电力消费规模均居世界第一。这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绿色低碳发展显著:
截至2023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3.9%。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年均增长超过12%,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风电装机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发电装机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
报告预计,随着煤电顶峰发电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储能参与电力保供和系统调节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以及电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提升,中国电力供需形势将保持总体紧平衡态势。
全球电力发展趋势
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
截至2023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已达到30%。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年均增长超过12%,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电力需求持续增长:
在未来的三年里,全球电力需求年均增速预计将超过3.3%,显著高于能源消费的总体增速。这标志着全球电气化进程正在加速进入以绿色化、低碳化为特征的新阶段。
关键技术逐步成熟:
报告指出,到2035年,诸如绿电化工、绿色燃料飞机等关键技术有望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目前,电动汽车、热泵、电炉炼钢、港口岸电等17项关键技术已经展现出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竞争力。预计未来几年内,自动驾驶、绿色燃料汽车、绿色燃料船舶等新技术将逐步成熟并广泛应用。
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发布的这份电力发展指数报告,不仅为全球电力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评估框架,也突显了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领导地位。
随着各国不断加大对绿色能源技术的投入与应用,未来的电力行业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将继续在电力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一、行业概述
抽水蓄能发电是一种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储能方式。这种技术兼具储能和发电的双重功能,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规模与增长
装机容量:根据参考文章提供的数据,中国在2021年已建成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3639万千瓦,全球最高。然而,我国抽水蓄能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仅有1.4%,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显示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
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国抽水蓄能发电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例如,2022年抽水蓄能发电设备市场规模为931亿元,同比增长21.7%;下游应用市场规模为1387亿元,同比增长19.8%。
三、市场结构
产业链分析:抽水蓄能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设备供应方(如水轮机、发电机、水泵等)、中游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以及下游的电网系统应用。
投资与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主要由国网、南网等大型电网公司负责,同时也有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第三方建设机构参与设计和建设。
四、发展趋势
政策推动: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能源革命的推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如《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
市场规模扩大:根据政策规划,到2025年全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将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2030年达到1.2亿千瓦。这将推动抽水蓄能发电行业市场的快速增长。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效率将不断提高,同时也有可能出现新的储能技术和模式。
抽水蓄能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储存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抽水蓄能发电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也将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政策规划和市场需求,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将持续加速。例如,根据《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到202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装机将超过6200万千瓦。
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体现在装机容量的增长上,还表现在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的创新上。抽水蓄能产业将涵盖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电站运营等多个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将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也将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新的解决方案,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对抽水蓄能发电行业的政策支持将持续加大。政府将出台更多政策,鼓励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例如,《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的出台,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抽水蓄能发电行业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国内外电力巨头和新能源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在抽水蓄能领域的投入和竞争。
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
应用场景多元化:
抽水蓄能电站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大。除了传统的电力系统调峰、填谷等应用外,抽水蓄能电站还将在新能源消纳、电力市场交易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模式的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将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站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抽水蓄能发电行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表现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推动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以及应用场景多元化等特点。这些趋势将为抽水蓄能发电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其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力量。
“十四五”期间是加快推进抽水蓄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是构建以抽水蓄能作为储能主体推动风光大规模发展的战略窗口期,我国抽水蓄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水规总院预测,按照5500元/千瓦的造价测算,“十四五”期间,2.7亿千瓦抽水蓄能投资额超过1.4万亿元,“十五五”期间以约合1.8万亿元达到顶峰。同时,抽水蓄能设备进入发展快车道,按照设备投资占比15%保守测算,预计2021~2035年间每年平均新增价值量超过450亿元。
报告对我国抽水蓄能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抽水蓄能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
想要了解更多抽水蓄能发电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